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1938年,我考进黄埔军校十六期,入伍期间,除了军事制式教练,便学唱《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我认为,爱国主义、精诚团结便是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2.
尤广才 《黄埔》2013,(3):4-5
今天,黄埔军校离我们的视野越来越远了,黄埔同学健在的也越来越少了,然而,黄埔精神人们现在谈论得却越来越多了。这说明,黄埔精神已经穿越时空,继续散发着持久的魅力,产生着长远的影响。对于什么是黄埔精神,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尽管概括得不尽相同,但在爱国爱民、心忧天下,革命奋斗、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3.
飞跃驼峰 1944年4月,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马上飞赴缅甸前线,参加对日作战.当时,我在54军50师师部任特务连连长,54军军长是黄维,下辖第14师、第50师和第198师3个师,其中第14师和第50师被调到缅甸战场,能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感自豪. 算起来,我们是中国派出的第二批远征军.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后,中国派遣5军、6军和66军3个军约10万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但是由于中方和美方指挥混乱,远征军遭受重大挫折,共损失5万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伤寒病疫.  相似文献   
4.
尤广才 《黄埔》2009,(1):34-35
最近通过电子邮件,我收到了抗战名将,前新一军军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发来的一份中国驻印军缅甸西保战役有功官兵勋绩表附表第八。表中有时任上尉连长的我、中尉排长丘新江、上士班长陈满奎,因西保战役作战有功予以表彰。《陆军第五十师缅甸西保战役有功官兵勋绩表 附表第八》中的“功勋事迹”是这样评价我的:“忠勇果敢,指挥从容,行动坚决,于三月十六日攻破敌坚固阵地,一举追敌至数英里,使敌不逞而抵抗。”  相似文献   
5.
尤广才 《黄埔》2012,(3):36-37
在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收到了黄埔四期同学、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发来的一份中国驻印军缅甸西保战役有功官兵勋绩表附表复印件。表中有时任上尉连长的我、中尉排长丘新江、上士班长陈满奎,因西保战役作战有功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秋天接到黄埔十六期同学台湾许历农将军来函,让我颇有感触,现照录信函全文,以飨读者:广才学长吾兄台鉴:吉便来台接诵八月六日瑶章及大著《血鉴》敬悉一是世事如棋局局在变独黄埔精神屹立不摇者以其能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开万事之太平也,由于此种精神深植我黄埔子弟心田故能大气磅礴虽千万人忘往矣吾。兄熟谙历史知成败之机著述扬声非常敬佩秋风送爽天气转凉加意珍重耑此并祝文琪。弟许历农九月二十六日读后,我对赞誉不敢领受,但对黄埔精神增加了认识。黄埔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回忆当年黄埔同学考进军校后,在入伍期间除军事制式教育外,还要接受政治教育。学校把《三民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