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尹德树 《唯实》2014,(10):19-21
2012年11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同年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功能的发挥,不仅使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训练功能,而且作为一个沟通社会、输送人才的特殊行业,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道德标杆和示范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文化的观念和态度,这里所说的文化观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又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文化观念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纵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我们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些文化观为我们厘清了一条清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创新脉络.  相似文献   
4.
尹德树 《长白学刊》2014,(6):119-122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范式面临重构的诉求,并引发关于中国文化走向的激烈辩争,但依然没有走出物质和精神、中学和西学的"两难"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后,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的范式,并带领中国文化走出"两难"困境,为中国文化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