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随着营商环境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营商环境评价实践逐渐突破对营商环境自身的展示、引领、督促功能,在政治、经济、法律甚至外交领域形成巨大影响力。当前,对于如何深刻地了解评价活动本身的内在逻辑及产生的效应,还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营商环境评价活动进行深度检视后发现,营商环境评价能在政府、市场、区域、开放四个维度产生多元正向效应,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诸如影响决策者政策偏好、增加改革试验成本、强化区域“马太效应”等方面的“负产出”。因此,将来应从价值取向选择、突出项目特色、方法论研究、平衡技术性操作与制度性改革等方面着力,对各类营商环境评价实践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易雪琴 《长白学刊》2022,(4):112-120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空间形态,围绕都市圈中心城市布局建设的产业新城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新城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运营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对如何更好地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理论回应。当前,产业新城仍面临产城融合、新旧产业接续、新老城区共建、反磁力机能构建、体制机制供给等方面的制约与困境,有必要紧扣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强化城市功能和创新体制机制,在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反磁力机制构建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从而推动都市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都市区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城市化的主流空间形态。大都市区治理已经从单一的集权政府向多元化的治理主体转变,从个体分立的本位意识向集体融合的区域认同转变,从单向度的权力关系向多维度的权力关系转变。大都市区的协调发展只有打破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界限,才能走出治理困境。为此,有必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大都市区协调机构,加快发展跨区域的社会组织,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发挥大都市区传统文化的整合作用,推动大都市区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