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曹国新 《思想战线》2005,31(2):123-127
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认识架构内,旅游文化资本由其他类型的资本转换而来,可以区分为旅游文化能力、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制度三种形式.旅游文化资本的存在揭示了旅游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其中隐含的权力动力学.旅游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是人的社会竞争的有效资源,旅游活动只是社会区隔这一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目标的手段之一,社会区隔是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对江西极具启发性。首先是在认识上,替我们回答了"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后,江西旅游还能不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其次是在策略上,为我们提供了系列借鉴。对标贵州,江西旅游有差距。江西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622.1万人;贵州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人口3580万人。旅游业方面,江西和贵州同处中西部,面临着相同的经济欠发  相似文献   
3.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立法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规模商标注册规避恶意抢注,在商标法的框架内保护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知识产权的做法,在法律逻辑上存在着主体错位、赋权欠缺、保护不周和保护不能四大困境。从引进商品化权入手,制订专门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法,是改进我国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