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不动武而能胜敌人,这才是用兵的上策。毛泽东、朱德都是现代中国的军事家,深谙用兵之道。在他们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不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1943年和 1948年,他们就曾分别以一纸电文挥退国民党重兵,被传为军事佳话。 一   1943年 5月,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趁机掀起抗战时期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一面鼓噪要解散共产党,一面密电负责国民党西北军事的胡宗南,要他趁此机会袭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遂秘密调兵遣将,于 6月间在离延安不远的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2.
叶剑英——这位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在其漫长的革命征途中,曾数次挽救中共于危难之中。毛泽东主席曾泼浓墨称誉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相似文献   
3.
1974年9月 14日深夜2点40分,在解放军总医院高楼顶层最西头的一间秘密病房里,在病床上疼痛了两个月的彭德怀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共产党游击战的胜利,这是国内外军事家一致认为的.但是,游击战并不是共产党的专利,国民党也有,而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国民党投入敌后游击战场的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游击战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武装却迅速衰落瓦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试从国共两党敌后战场的比较中来探讨这一问题,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在战略上,国民党坚持“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消极持久战,忽视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共产党则坚持在抗战中发展自己,消耗敌有生力量,把游击战上升为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5.
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党稳健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基层党内民主不断得到发展进步,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她从山间小路走出来,走进革命队伍,又悄然无声地走回山沟那条小路……背后是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记载着她的血泪和生命! 1 王泉媛,本不姓王,而姓欧阳。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庐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那年,嫁给邻村茶园村的长工王照斗,遂改随夫姓王。王照斗是长工,家里自然清苦。茶园村的革命活动比庐富村活跃。她一到茶园,就意外地发现在县城暴动会上坐在台上的王正苟,正住在她家后面,她便积极靠近这个革命者。1931年3月,王正苟在茶园组织了16到25岁的男女青年成立少年先锋队,王泉媛被选为副队长。不久,她便被调往指阳区,担任少共区委妇女部长。王泉媛在指阳区工作了将近一年。 一天傍晚,王泉媛接到通知,要她赶到少共吉安县委所在地的清江村汇报工作。她毫不犹豫,背上驳壳枪连夜上了路。当她踏着黑夜,走进树林掩蔽的一条山径时,忽然“啪”的一声枪响,予弹从她耳际飞  相似文献   
7.
1931年12月14日,江西省宁都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宁都暴动”,国民党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全部起义投诚。蒋介石拍案大骂,孙连仲仰天长叹,赵博生、董振堂等起义将领一时名声大振。然而,我们更不能忘记领导这次兵暴的幕后英雄——刘伯坚将军。冯玉祥说:“西北军离不开他。”“尖尖山,二斗坪,苞谷红苦胀死人,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芭芭门,想吃干饭啥——万不能!”这是一首古老的民谣,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大巴山人的恶劣生活环境。公元1895年元月,刘伯坚就出生在大巴山南麓龙岗镇一间破房里。多灾多难的生活锻炼了他不屈不挠的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