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媒介技术的升级,中国已逐步进人新媒介时代,作为社会构成因素的大众传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不断,群体性事件多发,媒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个别官员缺乏媒介素养,应对舆论不当,使得政府形象受损。加强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特别是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王婉婉  郭其智 《求索》2011,(2):177-179
中国艺术之自觉践行源于魏晋时期,期间,也是中国古代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思想之余绪、艺术之精神播及唐宋甚至影响到今人。魏晋名士对艺术的自觉探讨与魏晋士人的时间生命意识密不可分,他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深情,在意识到时光荏苒即逝、生命流失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或发现身体之美,或在音声中传递生命意志,或在书法、绘画创作中体现着自由心灵与艺术美的结合,或在发现园林山水之趣中实现心灵超越。他们在艺术种种领域内开始了审美观照,成果丰硕;在时代思潮和生命意志的催发下,魏晋名士做出了多样化的艺术人生选择,集中而深刻地传达着时间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泛娱乐主义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以追求娱乐作为价值目的,形成了社会思潮新样态。在智能传播时代,泛娱乐主义的生成有其内在机理:从主体维度而言,泛娱乐主义产消者的出现将娱乐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合二为一;从客体维度而言,数字平台的监控与规训编织娱乐“信息茧房”;从主客维度而言,注意力经济的互动更是为数字资本的积累提供了便利。泛娱乐主义思潮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助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造成符号化消费主义的泛滥以及破坏网络空间的道德生态平衡。为有效应对泛娱乐主义思潮在社会各个领域传播所带来的危害,需加强数字平台的监管,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进自我伦理建构,自觉抵制泛娱乐主义话语渗透;实施分类立法,有序规范娱乐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