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面对当下社会矛盾重重、国人道德底线一再下滑的现状,人心改造工程是未竟之业。本文考察三位民国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墨耶对话,他们主张墨耶之爱能够为当时社会提供改造人心的精神动力,并以此实现民族复兴之大业。今天重新研究这些身为基督徒的知识分子对墨耶的比较研究,对当下改造人心,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有着积极意义:墨耶之爱的价值内涵不仅对普通人具有道德示范作用,更要求领袖人才先改造自我,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2.
论《红字》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文论史上,反讽经历了从古希腊戏剧、德国浪漫主义文论到新批评文论的抵嬗异衍,由普通的修辞格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创作原则。纳撒尼尔·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在多维度上都显现了反讽的特征,尤其对文本层面反讽的使用,比后来的新批评提出的相关反讽理论,早了近一个世纪。对于《红字》的反讽艺术,可以从言语反讽、功能反讽、模式反讽三个层面来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歌德历时60年之久创作的《浮士德》,既是作者的个人史的艺术显现,又蕴涵着人的历史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诗人借助了象征手法,从浮士德形象,文本结构,以及构思和创作过程几个方面,深刻生动地将这一切予以艺术的再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