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万银 《前沿》2006,(12):217-2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我们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谐社会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杏林感悟     
邹万银 《前沿》2008,(10):186-188
一次,一位离休干部与我谈及医学领域的问题。他说:阐述一下人文医学以及传统医学,对卫生事业的建设是有必要的。这位耄耋老人提出这个课题是很有见地的,生老病死,人生四个过程都是与医学结下了不离不散之缘。  相似文献   
3.
耻之感悟     
  相似文献   
4.
黑城沧桑     
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额济纳旗,是边境旗,闻名遐迩的西夏时代的黑城就在额济纳旗境内的鄂木油河东岸。黑城原为西夏黑水城和元朝亦集乃路城城址,蒙语“哈日浩特”意即黑城。该城现存城墙是在元代遗址上的扩筑增高,长约一千六百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瓮城。城之西北角保存有高耸十三米的覆钵式塔座一座。它于浮云中时隐时现,颇有神秘莫测之感。如在夕阳西下时登上此塔,便可领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大漠落日,柱天孤烟”的意境。黑城城内昔时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  相似文献   
5.
河套二人台     
邹万银 《实践》2008,(7):54-54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先秦时期的戎、翟;秦汉时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之后的回纥、契丹、蒙古,以及汉族,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并创造了这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学俭(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茶俗茶礼     
有一句俗语叫“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日常所需,既是所需,就成为文化。有茶艺、茶令,又有茗具、茗粥,如东坡诗“偶为老僧煮茗粥”,是茶和米一起煮。又多有煮茶、沏茶、斟茶、品茶、饮茶等名称。唐代诗僧皎然,有茶饮诗:“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将茶饮提到极高境界。用茶待客,向长辈敬茶,又是一种礼仪。南方有对长辈敬茶习俗,清晨倒一杯香茶,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献给长辈。如今香港、广东等地还盛行这种礼节。这礼节颇有人情意义,有助于尊敬老人的社会风…  相似文献   
8.
宽容与自管     
邹万银 《前沿》2007,(2):153-154
从哲学角度说,“和谐”是古已有之概念,主要用来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状态。而和谐社会,则是指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许多因素的综合,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譬如,从和谐社会的内容看,它作为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双重矛盾体,是双重矛盾的统一。从和谐社会的形式看,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但又相对稳定的社会。从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实现条件看,和谐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条件。只有…  相似文献   
9.
邹万银 《前沿》2006,(5):230-230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约指黄河湾曲以内及长城以北的地域,称之为河套地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人类化石头骨上的一个门齿,认定是一个儿童牙齿,定名为“河套人”。“河套人”当时也释作“鄂尔多斯人”,应当说“河套人”的故地是近鄂尔多斯乌审旗无定河流域。这里土地肥沃,史前遗迹很多,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动物化石,保存均甚良好,发现的石器多为石英岩,少数为燧石。制作方法是将砾石打磨成石片、长石片,再加工修理,使之成为工具。器形多为尖状器、长刮器、雕刻器及削刮器,从石器演进上看,可确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十万到二十…  相似文献   
10.
邹万银 《实践》2009,(8):54-54
任亚平同志所著<用心办公>一书,洋洋数十万言,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品读,思考,感触深矣. 本书作者酝酿数年,成稿后又修改润色,方敢问世.之所以这样耐得住,大概一是不追求轰动效应;二是期以足够的火候,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三是在作者眼里,每一个字都是一棵树,不仅要长出叶来,还要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