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善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对于我国善治的普遍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等学派有关制度变迁的解释不同,以奥菲、约翰逊等人为代表的部分新制度主义者在详细阐述后共产主义国家特殊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偶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苏东剧变后产生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完全是偶然的。这种偶然性表现在这些国家新掌权者偶然的政策选择上,偶然的政策选择在制度遗产、国家能力和政策顺序等因素的干预作用下,制度变迁以消极型制度设计或积极型制度设计的方式发生。路径偶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方式,也反映了制度变迁研究方法的创新,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角度看,善治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导入民族国家系统后,所引发的政治与社会子系统之间功能关系的重新调整,反映了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理念的新型实现形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子系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治子系统的变革是必然的,善治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未来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特殊的系统结构对我国善治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只有从实际出发,对我国的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相应的规范或调整,才能为我国善治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概念体系作为出发点。移植是概念供给的重要方式之一。政治概念移植以人类价值多元化的现实作为前提,以满足政治实践的需要作为内在动力。受情境、价值因素的影响,概念在移植过程中经常发生形变,形成概念拉伸、概念辐射和概念家族相似性等模式。拉伸模式坚持原有的性质标准而进行程度拉伸或个别要素增生;辐射模式以共同要素为基础进行要素的简约组合;家族相似性模式以具有要素相似性的家族成员为基础形成概念家族。三种模式体现了概念移植过程中的不同要素选择、组合方式等内容。是否有助于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进行政治概念移植的基本准则,三种形变模式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日本宣布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外各大报刊都头版头条予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更是把它看作"里程碑式的超越",认为"这证明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然而,与国外媒体的高调评价相比,中国国内普通民众的评价不仅要低调得多,甚至还出现诸多逆反心理,网络和坊间不乏"国富民穷"、"国库是满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不断消解了我国政府的能力基础,这表现在对我国政府能力的合法性基础、物质性基础和制度性基础的侵蚀和瓦解上。力求在全球化舞台上谋求发展的中国政府,必须回应这种能力挑战,走出转型时期政府的能力困境。必须重塑全球化时代的政府能力基础,即调整新形势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重新定位政府的财政角色和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重建政府能力的物质性基础;加快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重建政府能力的制度平台。这一能力基础的重建将使我国政府走出转型时期政府的能力困境,提高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严重体制性障碍。只有通过调整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指导思想,完善社会事业主体结构,健全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理顺社会事业的投融资体制和建立社会事业的综合评价机制,广东社会事业才能突破其体制和结构性障碍而进一步向前发展,才能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广东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本书第一部分以一种非常清晰的方式勾画了传统社会公民身份的主导范式和各种要素,包括福利制度的性质、背景及其历史发展,使读者对传统福利国家形成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结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重建是吉登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社会主义划分为革命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种类型,并且指出,在当今时代,两种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都已变得保守和有问题。在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吉登斯勾画了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提出了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吉登斯的理论思考对于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具有启发意义,但也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开放条件下政府能力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政府公共行政的影响是双重的。对政府公共行政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挑战,这表现在对传统公共行政能力,即政府的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强制能力和合法性能力等向度的挑战上。全球化并没有消弭民族国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但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政府必须重塑自身的能力基础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必须从理念上重新理解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行为上调整政府国内国际行为方式、从制度上改革政府体制以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的能力。这一行政工具理性的转变和建立将使民族国家政府成为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