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原湖区也须重视防旱——以鄱阳湖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骞 《中国减灾》2003,(3):39-41
鄱阳湖区位于长江南岸,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市的进贤县、南昌县、新建县;上饶市的波阳县、余干县;九江市的都昌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和庐山区共11个县、区,面积19800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总面积的12%。湖区共有人口715万,农田1010万亩,是江西省乃至中国重要的粮棉油鱼产区。鄱阳湖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内,降水的年际差异和季节变化均很大,不仅频繁出现洪涝灾害,旱灾也较严重。湖区盛传“小旱年年有,大旱隔三、五”的农谚,表明鄱阳湖区干旱的出现频率也很高,对湖区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干旱频率高鄱阳湖区多年平均…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一点建议《中国减灾》杂志自2001年第三期改版后,突出了减灾科普化的宗旨,不仅内容更加广泛,而且版面新颖、文图并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显著增强,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称赞,说明这次改版非常成功。但改版后的杂志完全摒弃了减灾学术研究内容,总让人有些惋惜。如能将“科普”与“研究”两者有机结合,相信会使改版后的《中国减灾》更加完美。如何将两者实行科学的“嫁接”?笔者认为可通过设立两种版本来解决此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将《中国减灾》杂志扩展为双月刊,其中第一、二、四、五期为“灾害管理版”(或称为减灾科普版),保持目前的…  相似文献   
3.
从鄱阳湖1999年水情看退垦还湖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骞 《中国减灾》2001,11(1):23-27
通过与1954、1983、1995、1998年几个大水年最大入湖流量、洪量及长江水情的比较,表明鄱阳湖1999年出现超高水位,主要原因在于湖泊调蓄能力低、调洪功能没有得到恢复.说明自1998年冬季开始实施的鄱阳湖大规模退垦还湖尚未真正落实,退垦还湖对于降低湖水位的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鄱阳湖下一步退垦还湖工作,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退垦还湖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闵骞 《中国减灾》1999,9(2):9-13
1引言1998年6月~8月,鄱阳湖先后两次出现水位超历史的特大洪水,造成湖区严重水灾。从入、出湖洪水流量、洪量关系及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量级看,鄱阳湖1998年洪水的量级稍小于1954年洪水,但1998年洪水位却远高于1954年。以都昌水位站为例,19...  相似文献   
5.
闵骞 《中国减灾》1998,8(2):34-37
水灾形成条件的可管性与水文减灾作用闵骞(江西省都昌蒸发实验站)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水灾较多、较重的国家之一,“治国先治水”成为历代政权的基本方略,便是历来我国水灾对社会经济影响重大的有力佐证。近十几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密度大幅度上升;天然...  相似文献   
6.
在鄱阳湖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85%,而且绝大多数居住在洪泛区内,是洪水灾害的主要受灾对象.因此,防洪减灾是维护鄱阳湖区大多数民众生计、维持湖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根据农民防洪安全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湖区防洪减灾战略和政策、编制切实可行的防洪抢险预案,是提高鄱阳湖区防洪减灾效益的关键.去年,我们随调查队在湖区北部的都昌县和西部的永修县,分访问调查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都昌县的矶山联圩、社山圩、新妙圩、大沔池圩、东风圩和滚子圩,永修县的东风联圩、荷溪圩、立新联圩和三角联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洪水演变趋势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骞 《中国减灾》1997,7(2):33-37
鄱阳湖(高水位时)面积46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滨湖11个市、县,国土总面积19700多平方公里,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渔基地。但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如“七五”至“八五”期间湖区连续8年(1988—1995年)出现洪涝灾害,其中1992、1993年连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995年出现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是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洪涝灾害重灾区,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防洪减灾重点区域。本文以都昌水位站为代表,用1952—1995年水位资料,定量分析鄱阳湖洪水在近期内的…  相似文献   
8.
欣闻《中国减灾》自2004年第1期起再次进行全面改版,值此新年之际,衷心祝贺贵刊改版成功!《中国减灾》创刊13年以来,全面报道了我国减灾科技新成果和国内外灾害信息,为推动我国减灾政策的进步和减灾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经过2001年第3期起的第一次改版,《中国减灾》的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为丰富,版面更显活泼,风格更趋成熟,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读者队伍也得到迅速壮大。《中国减灾》今年再次改版,不仅由季刊扩展为月刊,还增设了一些颇具专业性和时代感的新栏目,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进一步提高。作为《中国减灾》13年来的忠实…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围垦对洪水的影响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骞 《中国减灾》1998,8(4):36-41
1引言围垦是湖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翻阳湖区,围垦始自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围垦曾作为鄱阳湖区人民改造自然、增长物质财富的重要手段,在历史上对于改善湖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推动湖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湖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退田还湖:圩区防洪减灾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骞 《中国减灾》2004,(1):38-40
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水灾之后,国家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自1998年冬季,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实行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至2003年底基本结束,共将1461座圩堤实施了退田还湖,其中单退(指退人不退耕的退田还湖)圩堤876座,圩区面积2320平方公里;双退(指退人又退耕的退田还湖)圩堤585座,圩区面积580平方公里,62万户242万人因退田还湖而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工程实施5年以来,退田还湖圩区在防洪减灾方面暴露了较多问题。笔者曾于2001年2~3月和2002年11~12月,先后两次深入鄱阳湖区都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