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刘波,1958年生于大连。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绘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韩国釜山美术馆等专业展馆展出,并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出版专著《中国画的墨与色》、《中国传统名画技法赏析》、《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古称丹青,因近代西洋画的引入故又称国画。中国画以自己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独放异彩。国画按照艺术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前提条件,是海外统战工作的基础,增进文化认同是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路径。文化认同视角下海外统战工作应积极推进海外中文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华人华侨开展的各种形式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挥海外统战机构的功能作用加强与目标群体的相互沟通交流;积极创新对外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没有中断过的古国。这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以传统经典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这些传统经典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精华的浓缩,是精华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经典虽然寥寥数笔,但却能道出宇宙人生的大道,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对提升领导干部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价值。传统文化典籍数量上相当庞大,可谓汗牛充  相似文献   
5.
学习书法离不开临摹,只有通过对古代名碑名帖的临摹,才有可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临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6.
孙哲,诗人、书法家,字博未,1970年生于辽宁省盖县,史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张本义先生。书论《文征明的书风及其成因》人选第八届全国书学讨论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大连市青年书学研究会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书法展览。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凝聚力思想: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共同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一统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家统一的文化支撑;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8.
谷翠峰,1977年生于辽宁瓦房店,书法艺术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从于欧阳中石教授和叶培贵教授。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专业书法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大连市青年书学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供石、石玩,均指具备符合美学特征的形、色、质、纹,集观赏、收藏于一体且未经人工雕琢,自然天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石头。其中也包括具有科研价值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化支撑。中国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中华文化人文性的文化特质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更利于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中国追求"和合"的文化理念使得中华文化具有超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