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12,(7X):62-63
<正>所谓破纪录地震,是指超过当地有史以来最大震级的地震。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巨震,它不仅打破了宫城县海域的地震纪录,还同时打破了日本海沟地震带的地震纪录,以及日本全国的地震纪录(8.6级)。我国也屡屡发生破纪录地震,古代有,现代也有,而且为数众多。如  相似文献   
2.
震后救灾良策——以工代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代赈,就是政府以雇佣灾民承担救灾工程的方式赈济灾民,其实质就是对灾民实行有偿救济。以工代赈一般是在急救(无偿救济)之后实施。  相似文献   
3.
地震次生水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引发的次生水灾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智利中部1960年的8.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竟波及万余里以外的日本太平洋沿岸,港口码头设备均遭破坏.数十米高的海浪将船冲上岸,造成船只沉没90余艘,损坏2100余艘.海浪登陆上岸,摧毁了房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研究它的规律,减少损失,成为人类的一种责任.退休在家的高继宗先生将历史上地震引发的次生水灾进行搜集、比较,以供广大研究人员参考,不失一项为灾害研究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康熙皇帝(1654-1722),名爱新觉·玄烨,满族,年号康熙,庙号清圣祖.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巳时(9-11时),京城附近发生大地震.当时称为京畿地震或京师地震(现称三河平谷地震,震级8.0,烈度Ⅺ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众多的灾难文学作品中,明朝末期刊刻的短篇小说集<三刻拍案惊奇>(梦觉道人、两湖浪子辑)第25回:<缘投波浪里,恩向小窗亲>(以下简称25回),堪称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减灾救灾历史上,翁文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积累的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考察海原震区,倡导防震减灾 1920年12月16日,甘肃海原发生8.5级地震,死亡23.6万人.1921年4月15日,翁文灏等6位专家受中央政府派遣,自北京出发,经绥远(今呼和浩特)进入海原地震灾区,进行科学考察,至8月结束,历时4个月.这是我国由中央政府第一次拨专款组织的级别高、规模大、历时长、成果多、影响深远的地震现场科学调查.这次地震现场考察是翁文灏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起点,并由此开始倡导防震减灾.  相似文献   
7.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08,(12):52-52
张鸿翼,字君翔,云南保山县人,生卒年不详。张鸿翼天资聪明.1904年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毕业授内阁中书.后不久离京回滇。民国初,历任云南省教育总会会长、云南孔教会附设困学社讲习长、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省督军公署秘书、云南农业中学校长、云南高等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8.
国家最高元首的奖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殊荣啊!可刘尔炘却两次决然退回总统给予他的奖匾,甘为孺子牛,不图名、不图利,一心只为灾民办实事,这在军阀动荡的年代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生前,曾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日夜操劳,他思考深入,见解高明,指示具体,贡献卓著。在他去世30周年之际,重温他的谆谆教导,对于我们今后与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必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唐山大地震在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之余,也把余波发送到了我国的地震研究领域。抚今追昔,大震灾催生了哪些新的经验?我国的地震减灾工作在那次震撼下又有多少进步?我国的城市综合减灾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