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锡市毛登草原肉兔繁育场是由周晓华创办的以肉兔生产营销为主的个体私营养殖企业。带着养兔业在我盟有没有发展价值和发展潜力,如何促其发展等问题,近日对该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引发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一、简况该肉兔场1997年起家,当时只有16只种兔、30个兔笼和70亩饲料基地。经过7年创业,2004年底已发展到拥有全封闭兔舍400m2、办公室及职工宿舍300m2、核心群种兔1800只、兔笼3000个、封育草场300亩(其中饲料基地70亩)、深机井1眼及打拉贮草和颗粒饲料加工设备齐全,固定资产达50余万元的养兔专业大户。更为欣喜的是,该场以“公司…  相似文献   
2.
元朝皇帝在每年的四月至八月间都要到元上都驻夏,期间要举行各种活动和宴会。其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为隆重而奢华的当属诈马宴。  相似文献   
3.
(中发〔2005〕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发5号文件)及(内党发〔2005〕13号文件)即《内蒙古党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  相似文献   
4.
诠释文化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首先应对文化的基本概念有个整体把握和正确理解,然而由于文化内涵的庞大和外延的广泛,也促成了其概念(定义)的复杂多样。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出于不同的目的给文化下的定义五花八门、极难统一。据《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统计文化的定义有100多种;有专家(余秋雨)介绍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还有权威人士(许嘉璐)归纳文化的定义多达500多种;而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哲学家筛选,比较占份量的文化定义就有20余种。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下面从六个方面略谈肤浅之见,仅供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把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确定为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在元上都“申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能进,不能退,更不能半途而废;二是从元上都遗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影响力都决定其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在其“申遗”过程中需纵向的上下联动,横向的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各种相关的、繁重而艰巨工作,更需要一定的人财物力做保障;四是不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大区建设,还是锡林郭勒盟的文化大盟建设,都应把元上都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做为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2006年8月,锡林郭勒草原水肥草美的盛夏时节,由内蒙古侨联、锡盟委统战部和盟侨联共同发起并联合主办,正镶白旗和正蓝旗党委、政府具体承办的“侨商——锡林郭勒草原行”活动在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前来参加活动的国内外各路侨商的一致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达到了比预想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使“十一”黄金周过的更有意义,2007年10月4日我到蒙牛参观。我选择的重点是看澳大利亚牧场和第六期工程的现代化生产车间。由于看点颇多,因此我只选择了一个侧面,就是专门看一下蒙牛文化。在蒙牛,无论是草坪间还是生产车间到处都展示着充满了哲理的标语(或说格言)牌。在这庞大的企业文化体系中,我只能选择一小部分记下来,回味其道理、感悟其内涵。蒙牛文化的确是一笔极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比如其品牌观、广告观、生态观、质量观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经对所记标语的归纳,下面谈谈蒙牛的人才观、人财观、人文观。  相似文献   
8.
一、面对的形势 做为被称为“世界经济联合国”的世贸组织,在推动全球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从中国加入WTO一年的实践看利大于弊。但必须清醒看到,在西方势力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甚嚣尘上的当今世界,经济上的利益绝不可能脱离于政治利益之外而孤立存在。我国入世后要按世贸游戏规则降低市场准入门  相似文献   
9.
经济是基础,是中心,这是丝毫不能动摇和始终都必须坚持的。但相对于经济,文化也并非是次位的,或是只能被动的做配角。因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是科学发展的双翼,只有双向互动、才能使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质疑梳妆楼 张家口市沽源县与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多伦县接壤。该县境内现今有座孤零零耸立的古代建筑,牌楼上写有“梳妆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梳妆楼”在《口北三厅志》中曾有记载。但为何人所建?又是建于何年代?却在史书中难找记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