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燮钧 《各界》2013,(3):76-77
说到谢灵运,人们大抵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却不知他首先是一位“高富帅”。如果我们人肉搜索一‘下,就能查到他的背景资料。他的祖父叫谢玄,是谢安的侄子,做过东晋的车骑将军:他的父亲叫谢埃,做过秘书郎,可惜死得早。他们谢家,从谢安淝水一战奠定基业以来,就一直是豪门大族。所以,要做官就做官,要玩乐就玩乐,一切都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2.
岑燮钧 《各界》2011,(8):60-61
23岁那年,郑板桥与同邑的徐氏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前一年,他才开始学画,不像多年之后,只要随手几笔兰竹,就可以换得银两。  相似文献   
3.
岑燮钧 《各界》2011,(12):44-46
元善见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皇帝,因为他的父亲只是北魏的一个亲王而已。可是,偏偏这样的好事落在了他的头上。那一年,他只有11岁。11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做了皇帝,大概再要无忧无虑就难了。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度过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4.
岑燮钧 《各界》2010,(11):64-67
一 赵匡胤很早就对南唐进行谍报工作了。南唐后主李煜倾心佛教由来己久,他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崇经弘法,是天下第一居士。北宋谍报部门,就抓准了这一点,选派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叫江正的少年,削发后投奔名刹清凉寺,因为清凉寺的法眼禅师经常入宫讲经,江正只要取得老法师的青睐,就可以以贴身弟子随行入宫,借以刺探南唐虚实。  相似文献   
5.
岑燮钧 《各界》2013,(1):60-61
一个人若碰上一个好时代,那么就是与老爹对着干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吴虞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岑燮钧 《各界》2011,(11):2-2
有消息说,一个老太太一年里听证了二十多场,是个听证会专业广。有人怀疑这老太太是个托儿,老太太连说冤枉,说我是认认真真去听证的,人家都解释了上涨的原因,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岑燮钧 《各界》2011,(9):55-57
咸丰二年(1852年),段光清从浙江江山紧急调往鄞县,是因为鄞县接连发生了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段光清向以干练著称,也算是“奉命于危难之间”。  相似文献   
8.
岑燮钧 《各界》2011,(11):56-57
大宋帝国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东京城到处是“天上人间”,吹拉弹唱,流行歌手群星璀璨,流行音乐一波未去一波又来,只是苦于词作者人才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青年柳永正好钻了空子。他的词一写一个准,不要说发表,订购的都有了,  相似文献   
9.
岑燮钧 《各界》2014,(6):53-54
大宋国的老百姓都替皇帝着急。皇帝你再这样闹下去,一旦沦为亡国之君,会有好果子吃吗?可是,赵佶一点也不着急,该踢足球还是踢足球,该画画还是画画,管他前有狼后有虎,该玩还得玩。大不了让儿子做皇帝,自己做太上皇,岂不更惬意?等到金人逼近,他果然撂挑子,做他的太上皇了。  相似文献   
10.
邹容之死     
邹容出生于商人世家,然而少小便知义利之辨,并没有沾染铜臭,倒平添几分倜傥之气。11岁时,便能口诵群经,《史记》《汉书》朗朗上口。父亲见邹容这样有出息,常常以翰林期许。可是,没想到的是,邹容竟然不想走功名之路,时不时地与父亲抬杠。时代的风云种下了叛逆的种子,只等萌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