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后,多数高校均出现"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高校管理随之产生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可对高校多校区管理进行政府规制,并分析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政府规制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原告:周生庚,男,1954年6月20日生,汉族,金坛市人,农民。被告:金坛市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徐惠中,市长。  相似文献   
3.
反讽叙事讲究叙述结构的内外矛盾、悖逆并举 ,作者干预的含蓄巧妙、佯装无知 ,和叙述语话的复杂多变多产、多声和鸣 ,其“表里不一”的叙事技巧期待“聪明的读者”发现文本深层的真实意义 ,因此小说创作主体的读者意识是反讽叙事的主体性根源之一。近代中国小说读者意识的转型 ,影响到小说的叙事策略 ,使晚清小说呈现出叙述声音直露、叙事结构平面化、叙述话语单一的特征 ,是其反讽意识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潘桂林  曹利勇 《唯实》2012,(12):68-71
在非理性因素中,习惯对审判管理工作影响尤为明显。法官在工作中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激发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从而促使审判工作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来发挥法官个人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是我们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潘桂林 《求索》2013,(10):155-157
在西方传统文论中,作为本体性存在的读者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现象学美学开启的现代理论将读者推向文学活动的前台。读者成为文学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事件的参与者,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中介者,媒介文化隐喻意义的承栽者。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得到确立,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活力,但也因“读者”实际状况考量的艰难和理论假设的扑朔迷离,给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带来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