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高校对"双困生"的关注不应局限于物质资助,还应兼顾精神关怀。"双困生"的就业心态及在高压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产生原因,探讨促进"双困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双困生"的一般心理素质,通过积极关注、尊重、共情的方式提升他们的心理自信;针对他们的特殊心理素质,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提升"双困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他们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巧能 《学理论》2011,(12):333-334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也要进行板书教学,使两者相得益彰,同时把物理学中的"美"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艳  田合雷  郭巧  何畏 《学理论》2010,(24):269-271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必然要承担起预防和调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并灵活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路径,才能为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