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所谈的比较法的方法,为了避免其过多地陷入方法论上的争论,打算只以比较研究的过程为中心,仪就其某些实际的做法加以说明。 (一)比较对象的选定。在进行比较法研究时,课题一旦选定,接下来的问题首先便是选择哪一个法律体系作为比较对象。对于研究课题来说,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也就是说,对象要依课题而定。但有时会觉得比较法几乎没打用处,例如面对  相似文献   
2.
性与法律     
性与法律的关系,之所以使人感兴趣,是由于它牵涉到“猥亵罪”的问题.以下两个案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案件和《堕落之荣》案件,都因其猥亵性的有无,引起过争论.这里介绍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们的意见,以窥其对法与道德的见解.(1)《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案件战后,日本放松了对出版物的检查,社会上又有所谓“性解放”的呼声,那些在战前肯定会被查禁的作品,如今却毫无隐晦地得以出版.然而,鉴于日本刑法第175条有“散布猥亵文书罪”之规定,于是,这些作品的“猥亵性”就成为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者,是英国作家D·H·劳仑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案件.最高法院的司法文书对这部小说的内容概括如下: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大战期间,贵族青年克利福因负重伤而丧失了性机能,其妻康妮跟他住在英格兰中部的勒格贝老家,过着一种无聊、苦闷、不正常的夫妻生活.在其领地里,有一个看林的守猎人叫梅洛斯,他早与其妻分居.于是康妮便与梅洛斯主仆之间发生了恋爱及肉体关系.两人最后终于挣脱社会的束缚,各自通过离婚而结束了原来不正常的婚姻关系,共同去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新生活.此即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然而突出的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是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性的欲望之完全满足,乃人生第一要义;人须在性爱之中方能领悟人生的真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之三大要素,乃人力、物力、财力三者。就财力而言,财之于国,有如血之于人。资金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可说是血与肉的关系。企业本身固然应有其自己的“造血”机能,如:利润留成,折旧的提取等等,但在“贫血”的时候,也是要通过举债或者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等方式来“输血”的。 一般来说,国家聚财的途径主要有,增  相似文献   
4.
1.产品责任保险 案例① 因汽车无“前倾保护装置”而受伤。 案情:昭和42(1967)年4月8日上午7时30分,某K乘某S驾驶的汽车外出,此车系M工厂制造,为某S所有。某K坐于该车后排座位。途中,某S急刹车,某K身体猛然前倾,由于该车前排助手席椅背无“前倾保护装置”,某K当时手撑椅背以减冲力,但其脸部仍撞在车内前方,造成面部挫伤,颈椎活动障碍等伤害,留下外伤性头颈疼痛症、中枢神经平衡障碍、听力障碍及轻度左眼球移动障碍等后遗症。 判决:制造汽车时,汽车制造者负有义务造出安全性能好的汽车,以避免一切可能预见的危险。人坐于汽车后排座位,行进中必采手扶前排助手席椅背的姿势。这也是应当预见的。  相似文献   
5.
法人作者著作权与公民个人职务作品著作权能否并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解题 如本文之论题所示,所谓“法人作者”著作权,系指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将法人单位“视为作者”的情况下,再根据该条第一款“著作权属于作者”的规定,确认该法人既是作者又是著作权人,对这种著作权,笔者称之为“法人作者著作权”。它有别于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中法人单位针对职务作品而享有除署名权之外的其他权利的情况。著作权法既承认自然人作者,又承认法人作者;既承认作者的著作权,又承认非作者的自然人和法人的著作权;既承认公民个人职务作品著作权,又不排斥委托创作关系中法人单位作为委托人或受托人的著作权。由此,必使法人单位的著作权与公民个人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发生能否并存的冲突。本文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当某个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比较法的对象这里只提出存在的问题。至于进一步阐明,另有专章论述。 (一)首先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将比较法的对象确定为一个还是数个?由此,就可以将比较法分为个别性比较法与综合性比较法。一般地说,当然是综合性比较法更能够导出更为客观的结论。但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非采用综合性比较不可,有时也不妨以一国之比较为充足。并且,采用个别性比较法往往更具有切实可行之长处。 其次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比较法的对象是限于当代现行法还是包括过去的“先法、旧法”?最近以来,在比较法学界,要把“对过去的法的比较”从比较法中予以排除的倾向强。然而,从这一现象也不见得就能推引出“对过去的法的研究在比较法中并不重要”的结论。(埃尔伯在《比较法学之对象》一书中特别强调法制史也可以成为比较之对象。) 如果我们将比较法的对象仅限于当代现行法,那么,由此进一步产生的问题必然是:仅限于当代文明国家之法呢?还是也包括目前尚未开化的国家之法?可以肯定地说,为解决现代文明的问题而去研究尚未开化的国家之法,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尚未开化的国家之法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确难以成为比较法的研究对象。然而,某些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就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约定违约金的法律性质,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此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关于归贵原则,是否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回答应当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对于违约行为的归责原则仍然是过错责任原则,而不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问题的提起,是因为我国经济合同法(以下为便于区别,权且称之为国内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显然,国内经济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责任条件即归责原则是明文规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 再查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8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违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者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和第21条:“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该两条的文字来看,没有出现“过错”二字,的确没有指明,违约责任的承担是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还是“无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在1990年11月30日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比较法学研究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比较法学研究工作将从此走向一个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对于我国借鉴外国法学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本期特刊登这篇有关比较法定义的译文,望能对读者了解比较法的理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确实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加强了对购房者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兼顾了房开商的利益,给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纠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该解释仍有一些问题使人疑惑,产生了分歧,不利于对该解释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使比较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概念更为明晰地呈现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其他相邻学科的界限予以划清。但若我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比较法从其他各门学科中区分出来的问题上,则比较法所来之不易的功效就难免会有遭损之虞(这是舍本逐末之举)。因此,窃以为不如将研究的重点置于比较法与其他各门学科的协调关系这个问题上。 (一)比较法与法史学 盖比较法与法史学之关系原有一个变化过程。早在19世纪初叶,法的历史研究,可说是与比较法相对立的。后至19世纪末叶,以英德诸国为中心,所谓“法律进化之比较”与“列国法制史”等诸如此类的法制史的比较研究开始兴盛起来,这既是法史学,又是比较法。由此,它被用于通过对法制史的比较研究去发现法的发展规律之目的。但从法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法制史的比较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