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循经感传是比较能够系统地反映人体经络的客观现象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其作了大量观察,已有较多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给予肯定。当前,进一步地研究循经感传的基本特性和内在规律,从而为揭示经络实质创造条件,应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内容。我们采用轻触、重压、艾灸及低频电脉冲等刺激,对循经感传显著者激发感传进行了比较观察,藉以为探讨循经感传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些年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自己对此的看法,认为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整体观的产物,它始自对人体的宏观认识,以及经验性总结和猜测性思辨。  相似文献   
3.
4.
5.
体象说初探     
体象说初探刘维洲方向明刘东女(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合肥230038)关键词:体象说;区域整体观中图法分类号:R245.0;R245.32人体许多特定部位,如头、耳、手、足等都具有自我的全身象穴区(整体表象对应部位),这些象区皆有同一的特性,即...  相似文献   
6.
通过108例胆石症患者耳廓视诊,从中发现83.33%患者耳穴“胆区”有皮肤色泽及形态的改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耳穴皮肤改变以白点为多数占90.74%,白块片状增生有9.26%,白点多少与胆道结石形态有关;视诊与耳穴染色诊断符合率为76.32%;耳穴皮肤改变处的中心阻值小于周围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7.
8.
每种疾病在耳廓上的反应并不局限于一个耳穴,常常涉及多个穴区。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文献复习并做了一些验证,发现这是耳穴分布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并称之为“耳穴相关群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实验表明:耳针对胃肠道的电活动有增强与减弱双相效应。该效应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胃肠道的不同部位同时存在,显示针刺对胃肠不同部位及不同机能状态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当分别切断支配耳廓的某一支神经后上述针刺效应尚能保留,而耳廓神经支配全切断后,耳针效应则不明显,提示耳针作用具有耳廓神经支配的多重性与定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