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全民法治信仰的树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必须使法治精神贯穿法治运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位的含义入手,根据《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的人”的公务员的性质,从公务员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结论,公务员是人民的勤务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走向法治化,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切具体举措都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合理使用制度是对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的自由的限制 ,该制度在网络环境下面临困境 ,作者认为其仍有存在价值 ,但应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正式和全面确立了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并就其权利内容、权利性质以及权利的救济方式等各方面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这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好将是一个很好的监督平台,可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发布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近日,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七条底线”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条准绳。它既是一种网络约束,也是一种社会规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遵守。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公共利益”的表述是个抽象概念。为避免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随意征收、征用公民的私人财产,侵害公民的财产权利,《物权法》应对征收、征用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使其不致滥用,以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传播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数字传输给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带来新的冲击 ,如何对它进行版权保护已成为各国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网络数字传输与传统著作权的复制、发行等权利均有“似是而非”之处 ,很难把它仅固定为其中的一种权利 ,应将其作为著作权人的一种新的专有权———网络信息传播权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甘肃省的乡村振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而由于大量外出务工所造成的一些发展困局,以及人才、资金流失等问题,也将会随着国家发展大势而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0.
竞业限制条款是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如何达到一种相对平衡,是竞业限制条款的法律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