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个长期执政并且取得了伟大胜利、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党,始终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党清醒和成熟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关键。把握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从沧桑中国的历史性巨变中思考党的自身建设问题,对我们党60年艰辛探索的基本经验作出理性思考,这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执政能力的形态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对执政能力的不同形态作出区分,针对不同的能力形态作出努力。党的执政能力可分为“应有执政能力”、“可有执政能力”、“实有执政能力”等三种形态,现实当中应把“应有执政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根本评价标准和理想目标,从“实有执政能力”出发找差距,以“可有执政能力”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应有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可有执政能力”的发挥,不断增强“实有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不管哪一种执政能力的实现与提升,都离不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扩大。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有坚实的执政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等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针对新世纪所面对的新情况,努力寻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着力点,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认真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努力寻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现路径,对于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