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反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阿富汗安全形势不断恶化,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3月正式宣布实施新的反恐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战略重心东移,集中资源在阿富汗实施反叛乱战略,以达到从根本上铲除基地组织及其庇护力量的目的,并兼有塑造地缘政治优势的考虑。虽然奥巴马政府运用多种手段运作这一战略,但面对阿富汗及其邻近地区局势的复杂性以及美国国内的各种制约因素,其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拒止性威慑的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军事战略的拒止性威慑具有广泛性、实时性和受挑战性三个主要特点。拒止性威慑的思路相比惩罚性威慑更具操作性,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也更具优势。美国战略学界认为,在西太平洋地区中美实力日渐接近的情况下,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是较优选项。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兴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加强军事系统弹性能力建设与发展新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拜登政府则在“一体化威慑”框架下应用对华拒止性威慑,发展深度防御能力。美国对拒止性威慑战略的理解与应用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偏重防御的拒止性威慑模式。该战略的目标是联合盟友阻止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军事行动,维持和巩固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权。虽然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的实践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制约,但其给中美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加深,并对地区安全构成巨大挑战。中国需要主动培塑有利于军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新技术装备,应对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实践造成的军事胁迫,降低各类战略风险。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所处的地缘战略位置及其属性凸现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美国和俄罗斯由于其各自特定的历史抱负和使命感、该地区在其对外战略中所占有的特殊份量、以及两国特殊的历史交往过程等因素,使其在中亚地区的相互竞逐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9.11”以后美国和俄罗斯在互动中展现出新型的竞逐态势,对地区乃至全球局势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葛腾飞  苏听 《美国研究》2012,(1):27-46,3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和美国加大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军事干涉力度,美国政府日益关注和重视"反叛乱"理论与实践。美国"反叛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肯尼迪时期、里根时期和小布什-奥巴马时期。其中肯尼迪时期强调对所谓"反叛乱"政府的扶持,与苏联争夺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军事控制;里根时期的"叛乱"和"反叛乱"被纳入"低强度冲突"理论的框架;小布什时期则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伊斯兰圣战主义"全球叛乱"。然而"反叛乱"理论作为美国海外干涉的一种理念依据,总是面临着对外干涉本身所固有的政治、军事和道义困境。  相似文献   
6.
葛腾飞 《国际政治研究》2004,(3):104-111,141
本文通过结合历史的和地缘政治的视角 ,对各大国 ,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在朝鲜半岛政治进程中扮演的地位和作用 ,对半岛内部自主性力量日益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作用予以分析 ,认为伴随着半岛内部自主性力量的日渐上升 ,在朝鲜半岛的政治走势中 ,将最终形成一种实质上的三方架构 ,即“陆权国家 +海权国家 +朝鲜半岛自主性力量”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2003年美国以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后,伊拉克人的反美斗争与伊内部各派系间的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伊拉克迅即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失序困境.为了实现自身战略利益,达到打造一个亲美、民主、稳定的伊拉克的政治目的,美国重新拾起“反叛乱”战略工具,希望在伊拉克赢得民心并有效地进行国家重建.为此美国在伊拉克实施了一系列“反叛乱”行动项目,包括在伊拉克战争后期的“增兵”战略.不过,由于伊拉克政治局势异常复杂,美国在界定“反叛乱”战略目标上过分树敌,以及美国战略决策层在伊拉克战争中主导性的低成本理念与“反叛乱”行动对资源和投入长期而极大的需求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美国在伊拉克“反叛乱”战略实施的长远成效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冷战档案的解密和研究视角的创新,国内冷战史研究正进入新的研究阶段,研究领域更加拓展,研究手段更加丰富,研究主题也更加深入。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美国对外战略设计者"丛书,(1)聚焦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主要对外战略设计者,充分运用新近解密的档案资料,分析美国对外战略的决策进程,展现美国对外战略的形成和变化。其中的一本代表性作品是《保罗·尼采:核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缔造者》(石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该书以保罗·尼采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内外政策,既要利用和拓展新兴市场以重振本国经济,又要使新兴市场的发展不至于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在亚太战略中,尤以如何应对经济崛起的中国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振兴,成为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考量。本文着重探究美国对亚洲的经济政策考虑和战略意图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