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的政治解读,揭示出马歇尔大法官如何运用政治修辞与法律推理技术把联邦党人的政治主张变成美国宪法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尤其细致分析了马歇尔在法律推理过程中对历史事实、宪政理论乃至法律概念的解释采取了歪曲和误读,以服务于其捍卫联邦主权、扩张联邦权力的政治主张,从而指出,法律人既要掌握修辞的技艺,也要对修辞保持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特别是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把党章所统帅的党规党纪体系正式纳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中,为理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奠定了法理基础,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无疑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历史要追溯到清末的法制改革。从那时开始,中国开始大规模学习和借鉴西方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4.
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法律与道德的区分遭受的第三个批评与前述二者截然不同。它不是以细致推理为基础对功利主义之区分作知识上的反对 ,相反 ,它是人们基于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而产生的情感诉求。它由地狱生还的人们 (如乌利西斯或但丁 )的控诉构成 ,他们为人类带来了警告。这里 ,地狱不在黄泉之下 ,不在九霄之外 ,它在我们日夜生活于斯的可爱的土地之上。它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制造的 ,目的是 :将自己的同类投入地狱 !这种诉求源自德国思想家 ,他们经历了残酷的纳粹体制 ,并且对该法律体制下的罪恶行径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拉德布鲁赫是其中之一。在纳粹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5.
强世功 《中国法律》2009,(2):2-4,61,6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憲法中的重要制度,它與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多黨合作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和"一國兩制"一道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的制度基礎,并展現出中國憲法與其他國家憲法不同的風貌。但要理解這一憲政制度,必須理解中國憲政的政治哲學基礎以及中國文明形成的歷史傳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女权主义法律的视角入手,选择三部戏剧《安提戈涅》、《窦娥冤》和《威尼斯商人》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讨论了三部戏剧中的法律问题,诸如国家法与习俗法的冲突,中国古代法文化中对法官的超人预设与其常人品格之间的冲突,同时分析了追求正义中的英雄型选择和常人型选择。在此基础上揭示女权主义法律观的内在矛盾,并对产生这种矛盾的话语模式进行了剖析,从而指出女权主义法学所揭示的不仅是女性的问题或法律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并倡导放弃女权主义的偏狭意识,积极参与建设一种自由平等和多元并存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北大法学院的百年,也是现代中国风雨飘摇的百年。其间,社会变迁,国家转型;政权更替,山河易色;革命、割据、战争、运动、改革,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法律教育也随之一波三折。但是,现代法律也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变迁中显示出维系现代国家的巨大力量,从而深深地嵌入到现代中国的重建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焚烧国旗案"(Texas v.Johnson,1989)的细致解读,展现了美国宪法判例中将"表达性行为"也纳入言论自由保护范畴所引发的一系列法律和政治难题,由此成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争论焦点.就法律问题而言,最大的争议在于最高法院对州政府使用"治安权"来干预与言论有关的行为应当采取怎样的审查标准.这些法律技术的争议反映了自由派与保守派对言论自由的不同政治立场.自由派把言论自由视为美国宪法的最高价值,因此对任何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必须采取严格审查,而保守派看来,国旗应当理解为公民宗教,超越于思想市场的范畴,不应采取严格审查标准,而应接受人民对这些问题的朴素看法.这样的争论涉及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困难,以及美国信念在自由主义问题上陷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司法审查的迷雾--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政治哲学意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法律传统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确立了司法机关作为宪法最终解释者的司法主权原则,而1804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则因为最早确立了司法审查原则而成为这一传统的象征。在该案中,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充分运用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湛的法律技艺,将政治斗争转化为法律原则的斗争,以政治上法官任命的失败为代价赢得了司法审查原则确立的胜利。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纠结于人民主权与司法独立、代议民主与持久价值、大众激情与审慎理性等多项宪政议题,该案被不断地解释和再解释,最后完成了从司法审查原则到司法主权原则的提升,确立了美国特色的、司法至上的法律传统。而对这一过程的解读与梳理,有助于祛除法律神话中的迷雾,增进法律科学智识的理性与自主。  相似文献   
10.
读书人语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是西方文学巨匠中我尤为喜爱的一个。读他的作品,总在心灵上激起强烈的震撼,唤起沉睡在心底对弱者怜悯的爱和对普通平凡生活的神往。梁洽平先生在《茨威格人物传记两种》(《瞭望周刊》1991年24期)一文中认为茨威格对普通生活的关注与100年来史学观念从宫庭、英雄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转变相关联。不过,就茨威格来讲,我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