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慎刑思想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后世刑事司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慎刑思想有哪些值得提倡和深化的内容,对现在的刑事司法活动有哪些启发?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对秩序与和谐、公平与正义之法律价值理想的追求,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道和谐之精神内核相互契合。特别是随着天道和谐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依归,天道与人道的水乳交融便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天与人的关系格局出发,传统法文化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平主义和世俗主义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饱受儒学浸染的中国古代司法官 ,在泛伦理主义的社会主导性价值观念的支配下 ,采取务实主义的态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纠纷 ,以应对法律与社会脱节和疏离的矛盾。为了追求司法衡平 ,司法官总是尽可能全面地权衡他所面临的社会条件 ,作出最大限度地达到社会和谐与道德圆满的判决。中国传统司法的衡平理念和制度运作 ,反映出传统社会独特的纠纷解决机制及其与建构法律秩序之间的深刻联系。而且 ,中国社会自身的语境对其司法和法的成长及其表现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衡平司法发生的历史条件也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
儒家讲求和谐与中庸主义的哲学思想,促成了无讼法律意识的形成."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一般民众的普遍法律心理,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系统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臻于无讼之境,无疑支配着司法官实际的价值判断他们需要经常地绕过成文法的规定,而专注于从事无讼的宣教和纠纷的调停.但是官方的"无讼"与民间的"健讼"又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司法官既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诉讼,就只能采取务实的态度,以儒家伦理为基础,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司法实质上又是司法官通过"寓教于审"、"寓教于判",追求"无讼"和"少讼"目标的过程,最终期望达到社会和谐与司法衡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司法史研究因孤立封闭而缺乏比较的意义。西方概念和理论支配下的中国司法文明史研究范式,是近代中国面临时势转移和寻求富强必经之阶段。但为彰显当下中国司法史研究的自主意识,进行学术省思和重构极为必要。为此应更多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打破固有范式,注重理论创新与历史镜鉴研究。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对秩序与和谐、公平与正义之法律价值理想的追求,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道和谐之精神内核相互契合。特别是随着天道和谐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依归,天道与人道的水乳交融便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天与人的关系格局出发,传统法文化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平主义和世俗主义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有视野、有深度、有内容、有功力、有启发的佳文。作者大胆地将“衡平”这个有着既定内涵的概念引入了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考察 ,虽然肯定会遭受质疑 ,但这也恰恰是与其独到思考俱生的风险 ,一种探索的风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民族承载的文化深入交往、激烈碰撞、高速融合的一体化时代。我们不得不愈来愈紧张兴奋地关注我们自身存在发展与他人存在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或言此之实然、应然及必然与彼之实然、应然及必然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人类未来和平的希望在于求大同存小异 ,在于相互认识与尊重。所以 ,能从他人处发现自我、从自我处发现他人的思想方法无疑具有可鉴赏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9.
《邓小平文选》出版了。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对于理解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理解邓小平同志所阐述的一些重要思想,尤其是关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理论,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战争权力呈现扩大趋向。最高法院支持总统"固有权力",并以对其司法中立角色的自我认知出发,祭出"政治问题的原则",对总统战争权力及其扩张予以认同。但当总统战争权力的运用超出一定界限,对宪法分权制衡体制和人权保障构成威胁时,最高法院就会以司法审查施加限制。总统战争权力未曾游离于司法审查视域之外,也未对宪法规定的权力架构造成实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