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引入调解制度已经成为共识,但目前存在调解、和解以及协调和解三种概念表述,需要加以梳理与辨识。学界主要认为三者实质内涵相同或者三者存在法院介入程度的区别。通过经验事实的考察,发现协调和解是在法院主持下,坚持合法性审查和当事人自愿原则,吸收各方力量协调处理案件,促使当事人和解,以原告撤诉为标志的案件处理方式。通过对规范依据的分析,发现行政诉讼协调和解以司法文件作为依据;行政诉讼和解的依据则是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问题的规定;而行政诉讼调解如果存在的话,则与民事诉讼有关调解工作的规范依据相一致。由于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已经突破了诉讼规则的制约,因此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在性质上只能归属于法院的工作机制,而非诉讼制度;而诉讼法上意义的行政诉讼和解与其现实样态相互背离,导致规范与事实彼此错位,不宜作为表述行政诉讼调解内涵的法律术语;调解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具有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规范体系,能够涵括当前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基本特征,可以正式引入行政诉讼之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追诉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二元格局。《刑事诉讼法》设有专门的章节对刑事自诉作出规定。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是刑事自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司法机关对于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持支持和倡导态度。但是,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微乎其微,与司法当局的积极推动形成鲜明的反差,缘由可从自诉人和法院两个方面得以分析。对于自诉人而言,存在提供证据难、获得赔偿难的因素;对于法院而言,存在证据调取难、法律适用难及按期审结难等因素。要推进知识产权刑事自诉,需要重点解决证据收集问题,并加强配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是指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某些进入诉讼程序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和加害人以赔偿、道歉等形式达成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案件处理方式。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源自对传统刑事司法模式的反思。根据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犯罪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  相似文献   
4.
农村民间组织在组织农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民间组织的价值功能,抓住农村民间组织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规范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提升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反省和调整后的英国工党开始重新崛起,对我们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进而对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能问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努力探寻现代农村法制的建设方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期建立现代整体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7.
略论社区矫正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矫正机制的建构应当遵循三项原则:帮助罪犯回归社会的原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原则;与监狱改造相结合的原则。社区矫正对象的界定,矫正机构专门化,矫正的工作内容和具体方式要符合社区矫正的规律,体现社区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手段筹集资金,保障社区矫正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论法人产权的独立性唐震股份制企业的法人产权具有独立性,这是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始就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否则的话,我们大家都不会支持国有企业向股份制的方向进行改革,但是,截止目前,对于法人产权的独立地位的认识却只是停留在法律的意义上,而没有从经济关...  相似文献   
9.
对民事诉讼送达程序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送达作为必要的诉讼行为 ,贯穿于诉讼始末 ,对于人民法院案件的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应当在司法实践中引起相当的关注。本文就当前民事送达有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完善作一探讨。一、民事送达行为主体的确定问题民事送达是一种民事诉讼行为。一般认为 ,民事诉讼行为主体有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三种 ;在特别情况下(如民事抗诉案件) ,还包括检察院。民事诉讼行为主体在民事诉讼中因实施的行为不同而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和承担不同的诉讼义务。通观我国民诉法第七章期间、送达的规定 ,对于送达主体并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一纲领性的文件昭示我们,应当重视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结构分化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