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不作为” ,是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从深层次概括了六个面的根源 ,旨在探求克服行政不作为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结构性贫困:流动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流动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流动群体,是社会流动的主体,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是其最突出的表现。中国流动农民工总数在8000万人至12000万人之间,而且每年约以100万人的速度增加。中国流动农民工是一个在不断增长的群体,如果将这部分农民工与本地城镇中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相加,则人数超过2亿,接近中国城市居民的总数。无论从其特点、经济基础、组织管理,还是从群体意识来看,均成为可以和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并列为转型期中国的三元结构中一元。农民工整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其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流动农民工作为边缘群体在城市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前,美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是自由经济主义,政府极少干预经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美国政府从自由经济主义转向政府干预主义,政府一方面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另一方面逐渐增强微观经济规制。在其后约50年间,规制的范围不断地扩大,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规制不断强化。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  相似文献   
4.
结构性贫困:流动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流动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流动群体,是社会流动的主体。他们在整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处于一种结构性贫困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物质贫困、结构性体验贫困、结构性法治贫困、结构性制度贫困。流动农民工的这种结构性贫困不是农民工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美国规制改革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涛  黄千鑫 《行政论坛》2003,(4):95-96,F003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放松规制运动。美国规制改革有着深刻的渊源:1.过度规制本身的弊端是改革的根本动力;2.公共舆论对过度规制提出了怀疑;3.信息技术革命是改革的直接推动力;4.理论的推动;5.企业是规制改革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6.
行政成本概念鉴辨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准确界定行政成本的定义与内涵是深刻认识行政成本的性质和范畴、深入研究行政成本、有针对性地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提出,行政成本是政府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即政府为了实现对社会的公共管理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出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损失。  相似文献   
7.
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公开是现代民主和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一种机制性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才能克服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隐蔽性,使权力受到必要的制约,使政府保持清正廉洁.实行政务公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反映,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刚  朱慧涛 《学理论》2009,(23):5-6
伦敦地铁工人屡次罢工凸显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所存在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政府大力提倡公用事业市场化,以吸纳资金和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私人企业逐利的本性导致公共服务的无效性。本文在理清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生产”公共物品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私营"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模式,并分析了“国有私营”模式实现多赢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慧涛  饶圆 《电子政务》2006,3(5):74-80
无论从现实还是学理角度,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或缺性,被公认为是维护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社会公共利益是相对于个体利益而言的,所体现的是整个社会总体利益。公共利益可以看作是政府产生和行为的基本动因和基本方向。电子政务则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而在信息社会中的一种理性选择,是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位及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估也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政府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方式,是一种市场责任机制,也是提高政府合法性的有效工具。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是要有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可以从经济、质量、公平、稳定等四个方面构筑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