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260篇
中国共产党   344篇
中国政治   480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2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Meta理论是研究理论的理论,对于理论的构建起指导作用,因此,Meta理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本篇文章试图使用Meta理论的一般原则,对翻译理论的构建提出一些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一初步研究对翻译研究、翻译教学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制度正义的关键是法的正义。对社会契约、自然法、人权、各种价值的论证都是为了阐述正义的法。严格意义的法的正义仅指法的本体正义,其中包括:法的形式正义——围绕着建构社会秩序法律应当具有的普遍性、明确性、统一性、稳定性、先在性、可行性、公开性;法的实质正义——为了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最基本的需要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保障安全、维护平等、促进自由、增进效率的性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学生理想教师的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对当代中学教师的外在形象、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理性剖析,揭示了当代中学教师的时代规格。  相似文献   
6.
论义务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到的所谓义务的价值是指义务规范在法律中的功能、作用、意义而言,而不是指义务规范所试图实现的法律价值目标。笔者认为,义务的价值表现为:义务的伧理意义、义务的利益保护作用、义务的信息价值、义务的规范操作功能。对于义务价值的探讨,能丰富我国法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文对此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国家推行民主管理的进程加快,党校作为宣传和贯彻落实民主管理的平台,需要加强自我民主管理,党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也随之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印语录旨在树"权威" 1953年出生的王文锦,32岁那年从部队转业到江苏省交通厅,历任秘书、副处长、江阴大桥管理中心主任等职.2001年,王文锦出任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9.
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范进学 《法学论坛》2005,20(1):15-19
何谓公共利益 ,如何理解和解释公共利益 ,不仅是法律解释的难题 ,而且在学理上亦不易把握。本文就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作了简要的检视 ,认为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即公共利益的一般学理特征、程序原则的限定以及法律列举与概括式规定。总之 ,公共利益不是目的 ,它仅仅是人实现其权利和自由的手段 ,为了人的尊严 ,为了人的价值 ,公共利益必须以宪政的名义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从传统的盟友转向一般的国家关系。但1999年6月朝鲜金永南常任委员长访华以后,中朝关系由胶着状态又转向友好并有飞跃,其明显的标志是两国首脑互访。对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朝关系又恢复到传统的盟友关系,而有些人却担忧中朝俄三国是否会形成北方三角同盟。本文围绕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问题,在简要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两国关系的现状,展望两国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