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美国减灾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培军 《中国减灾》1993,3(3):49-53
本人作为“中国科协美国减灾考察团”成员于1992年10月24日—11月16日对美国减灾进行了短期考察,且重点考察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紧急事务管理、美国减灾研究。现结合回国后阅读有关资料,把考察收获扼要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史培军 《中国减灾》2014,(11):20-21
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培军 《中国减灾》1994,4(1):19-22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业的发展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减轻自然及人为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需要。本文主要论述减轻自然灾害(包括与自然过程有关的环境灾害)的科学技术与减轻自然灾害的产业发展。自然致灾因子(如地震、暴雨、洪水、台风等)作...  相似文献   
4.
灾害系统复杂性与综合防灾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防抗救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5.
史培军 《中国减灾》2013,(11):11-14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不仅是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灾害事件频发,给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给世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广泛的影响。因此,寻找防范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提高防灾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以民生为本的科学发展,已成为学术界、产经界和政界及  相似文献   
6.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不仅是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灾害事件频发,给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给世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广泛的影响.因此,寻找防范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提高防灾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以民生为本的科学发展,已成为学术界、产经界和政界及全社会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应尽快实现减灾战略转变,形成各级政府的综合减灾体系近期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我们应对巨灾的准备不足、能力薄弱,亟待通过制度创新,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年应对包括1998年洪水,2003年SARS,2008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等巨灾的实践申,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治制度在应对巨灾时的特殊功能,即:“举国应对巨灾”的范式。在这一范式中,各级政府的坚强指挥起到了核心作用;军队、武警及公安等组成的应急武装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较强国力起到了保障作用;广大群泉及各类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起到了推动作用;各类媒体的积极舆论引导起到了凝聚力量的作用。我们称这一“举国应对巨灾”范式为“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范式中,“五个作用”的整合展示了中国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与功能体系的优化,从而体现了巨灾风险防范的高效率,这一点对一些西方国家防范巨灾风险有借鉴价值。然而,在这一范式中,防范巨灾风险的效益仍需要做全面地改进。借鉴一些国家建立的巨灾风险转移的经验,发展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业务;提高各类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高全民防范巨灾风险的意识和掌握基本逃生技能;完善巨灾风险防范的预案和信息集成网络及指挥平台等,可全面提高防范巨灾风险的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居民风险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人类自身各种矛盾的发展,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如自然灾害、贫困人口、气候异常、能源危机、新技术负作用、金融动荡等各类风险因素共存并相互影响的挑战。在这种所谓风险社会中,通过高效合理分配资源以应对多种风险因素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作为全围的首都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