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刑法中严格责任的定义和特征有学者认为,严格责任也称绝对责任,作为一项刑法制度,它是英美法系特有的,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原则上排斥严格责任。①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严格责任的研讨不是很多,就我国刑法中有无严格责任的规定等问题,观点不尽一致。我们认为,分歧首先在于各家对刑法中严格责任的界定并不统一,并且由不同的定义引发出各异的结论。一种意见认为:“绝对责任就是法律许可对某些缺乏犯罪心态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绝对责任也就是无罪过责任。”②针对这一定义,有学者提出反对观点:“在当前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把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中构严重犯罪活动,作为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要求全党必须认真抓紧搞好。当前,在严惩经济罪犯的斗争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坦白从宽”的政策,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对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危害了社会,构成犯罪的,属于防卫过当犯罪。但是,由于防卫过当本身的复杂性,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故意或过失),在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以致影响到正确地定罪和量刑。因此,有必要对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应明确正当防  相似文献   
4.
<正> 要运用刑罚武器有效地打击反革命罪,是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什么是反革命罪?我国刑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这一法定的反革命罪概念,不仅深刻揭示了反革命罪的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5.
贿赂罪系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受贿罪、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的统称。当前无论是刑法学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由于对受贿罪中的一些问题存在着种种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受贿罪的认定和处理。其中,对于“贿赂”是否包括其他“不正当利益”,就是有着较大分歧的问题之一。对于“贿赂”在认识上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对受贿罪概念的表述上,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6.
罪刑法定是一项进步的刑事立法原则和刑事司法原则。文章就此原则的产生、含意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主要内容有: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渊源。二、罪刑法定原则含义及其价值蕴含。三、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于志刚博士撰著的《刑罚消灭制度研究》由法律出版社于 2 0 0 2年 7月出版。虽然在它出版之前我就已经审阅过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初稿 ,但是收到赠阅的厚重文本 ,细翻之后仍有许多感触。多年来 ,刑法理论研究在宏观布局上存在着”重总论、轻各论”的格局 ,在总论的研究中又内在性地有”重犯罪论、轻刑罚论”的研究倾向。刑罚消灭制度作为刑罚宏观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其作为刑罚论的收尾部分而不为理论界所关注 ,同时由于在立法上也未能全方位体现 ,导致在本就研究薄弱的刑罚论这一领域中形成一个完全的空白点。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欣喜之余,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经济的振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的拉大,销声匿迹几十年的卖淫嫖娼又死灰复燃,并愈  相似文献   
9.
刑法学研究的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正式施行十一年了,在这期间,我国刑法学的研究成就卓然.如何使刑法学的研究工作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是刑法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期特邀部分刑法学专家就刑法学研究的新构想各陈高见,现予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法治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民主性。现代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的社会主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平等、人权及社会正义控制和行使国家权利。法治的民主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当代中国国家统治权的最终归属者;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决定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宪法和法律确认了人民群众依法治国主体的地位。法治的规范性表明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人的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即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公权力活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因为它必定是社会主义的法,必定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