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我国第二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第一次西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时间长达约30年。这一时期我国的投资和工业基本建设主要放在了内地和西部,甚至将东部沿海地区相当一批企业整体西迁。第一次区域发展重点西移的结果主要是:解放前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畸形集中于沿海少数几个大中城市的不合理格局得以改变,中西部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经济布局在相当程度上趋于均衡,但经济运行效益差,抑制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全国经济增长缓慢,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这次西部重点开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工业虽然达到了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但增速仍然慢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表明:京津沪三市工业结构良好,其工业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部门竞争力低下造成的;重庆工业增长缓慢不仅由于部门竞争力低下,而且工业结构不佳也是重要原因,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目前北京市工业发展状况基本良好,天津市工业发展略显不足,重庆市工业发展严重不足,上海市工业地位仍然偏高,存在较大下降空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内部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集聚与转移状况。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均是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化部门,制造业存量规模比较大,但是上海市制造业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不断向外部转移,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制造业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向本地迅速集聚,尤其是浙江省制造业集聚速度非常快。在长三角内部,沪苏浙三省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造业转移和集聚,总的趋向是制造业从上海市转移向江苏省和浙江省,尤其是转移到浙江的速度和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分割及其由此导致的有效管理难以协调,区域交通系统不完善,区域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引资存在恶性竞争,产业结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影响。长三角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一是沿主要水体分布,二是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两者叠加则呈现""字形的基本空间分布形态。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和工程的完成,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发展趋势将是以上海为中心、以4个方向的快速交通干线为纽带的"手指"形骨架的经济和城镇密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部地区晋、豫、皖、赣、鄂、湘六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均较小,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也相对较低(湖北省例外),但是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杠杆效应。中部六省相比较,湖南省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最大,河南省最小;湖北省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大,江西省最小;江西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杠杆作用最大,湖北省最小。  相似文献   
7.
西 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弱 ,其大开发需要有外部经济的参与和支持 ;东部发达地区经过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也需要到西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东部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东、西部经济合作 ,是东部发达地区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式 ,也是西部大开发寻求东部地区参与和支持的主要途径。一、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概念及其含义东、西部经济合作是一种区域经济合作。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区域之间的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体 ,为了共同的利益 ,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相关的定量测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和转移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集聚规模优势,并且正在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制造业28个行业转移和集聚的情况又各有不同,可以分为4种类型.鉴此长三角地区在行业发展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扩张优势行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强化集聚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渐将劣势行业转移出去,与国内其它地区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以促进其制造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大幅度收缩,第二产业小幅收缩,第三产业则强力扩张。其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其中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大,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最小。沪苏浙三省市第一产业相对规模收缩和第三产业相对规模扩张的幅度均比较大,但在第二产业相对规模上,上海市大幅度下降,江苏省基本持平,浙江省小幅度扩张。上海市相对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弹性最大,江苏省最小,浙江省则介于二者之间。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仍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以继续维持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有一种主流观点,即“严重同构”。但是,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严重同构只存在于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而制造业结构这样的中观层次并没有“严重同构”,充其量只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果深入到制造业产品结构,则这种趋同现象程度更轻。论文最后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认识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是从正面的积极作用方面予以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