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一些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在全球东道国中排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进出口等各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十五”期间的变化趋势看,我国在全球跨国投资流动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现阶段我们要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方面入手继续努力吸收外资。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各省区来讲,重要的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同时挖掘新的优势出来。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环境变化有几个发展:第一,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前提,陕西科技力量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为新技术产业有其特点,新技术产业产生后,以前可借鉴的规律有很大变化,我们过去讲任何产业发展强调资金,强调一定产业基础,强调配套产业,强调技术和产业平台等很多因素。科技产业产生后,一个是和智力不可分割的产业,如软件产业、生物产业就是和编程、配方有关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和智力资源结…  相似文献   
3.
中国仍然存在一个庞大的国有部门 过去20年,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政府和企业关系的角度,主要着眼于给企业增加利润刺激,使企业员工的收益和企业的经营业绩相联系;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主要着眼于形成竞  相似文献   
4.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迁时期。我们的确站在了重要的发展关口,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非常重要和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5.
11月6日,在距多哈会议不到一周的日子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万众楼,正在进行着一场思维盛宴:由南风窗杂志社发起,并由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泰山产业研究院、改革开放论坛和本社共同主办的“WTO 与中国改革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此间,既有来自政府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如吴明瑜、贾康、江小涓、范恒山、黄范章、张燕生、林志远、马宇等人,又有林毅夫、海闻、卢锋、张维迎、张曙光、秦晖、李曙光等一大批活跃的学院派专家,还有段永基、吴力、华贻芳等工商企业界人士。可以说,这是一场官学商之间思想的大碰撞、大交流。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WTO 与中国政府职能的改革”,另一个是“WTO 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会者为中国入世与改革各抒已见,呼吁呐喊,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作为协办单位的新浪网作了全程现场直播。这里,本刊摘取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有企业改革从 6个方面加大了力度 ,效益有所好转。但结构调整与企业脱困仍将是比较艰巨的任务。改革最大的难点和焦点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竞争性领域中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问题 ,目前限制的主要因素是非国有投资者不足 ,财政和社会对集中改革的承受能力不足。应进一步促进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成长 ,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 ,我国对外开放将从以“引进来”为主 ,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参照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国情 ,劳动相对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应该成为我国“走出去”的重点产业之一 ,并带动产生一批真正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一、对外投资和建立我国的跨国公司 ,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 ,我们要在这个趋势中得到更多的益处 ,就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更加主动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1 .更好地利用国…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表面上看,这些困难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有关,因为企业普遍感到需求不足和资金紧张。进一步看,这种困境又与体制有关,因为国有企业的困难特别引人注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即发展阶段变化引起的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实现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10.
是跨国公司的市场、是它的装配车问、制造基地、地区总部、全球研发中心……随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格局中地位的显著提升,普通中国人已开始感受到变化:新的财富在更加开放与自由的竞争中涌动出来,人们努力使自己成为这种发展趋势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