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防御应对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的过程中,浙江省凝聚合力、科学研判、靠前指挥,使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依托数字化平台精准、迅速发力,众志成城.全省上下逆风而行,扎扎实实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子荷 《中国减灾》2005,(8):16-18
我国台风的多发季节在每年5月份到9月份。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它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二十颗百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因此,台风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4.
5.
浙江是台风灾害频发省份。每年一般有2-3个台风影响,1-2个登陆,经济损失常年在100亿元以上,并不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5年,是1922年以来台风影响浙江省最多的一年,不到3个月时间,有2个台风——9号“麦莎”、15号“卡努”登陆,3个台风——5号“海棠”、13号“泰利”、19号“龙  相似文献   
6.
张强 《中国减灾》2003,(2):25-28
2002年度(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风雹、低温连阴雨、高温等多种气象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灾情为中等偏重之年。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旱和伏秋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冬春夏初连旱;南方汛期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或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一些地区重复受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登陆我国台风个数接近常年,灾情稍偏轻;沙尘天气出现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重于常年…  相似文献   
7.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4-25
中国海主要指环绕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这些海区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是世界8个著名的台风多发区之一.年平均台风多达27个左右。根据50年资料计算.在一年中热带气旋经过我国海南岛东南方海域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菲律宾群岛东方的海域,而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中,海南、广西、广东省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最多,沿东海岸向北.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市),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依次减少,同时,由沿海向内陆。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也是逐渐减少的。  相似文献   
8.
台风灾害预警及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 《中国减灾》2005,(8):23-23
中国气象局于2004年8月16日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规范台风预警信号,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这些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了台风不同的逼近时间和强度,有效防御和减轻台风引发的灾害。但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和全国暂时没有统一,故福建省连日来发布了绿色、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指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  相似文献   
9.
《人民公安》2013,(20):52-53
尽管生活在沿海,尽管年年经历台风,但2013年10月7日凌晨突袭而至的"菲特",还是让浙江人大为吃惊:近中心最大风力14级,是自1949年以来在10月份登陆我国陆地(除台湾和海南两大岛屿外)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  相似文献   
10.
初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