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坚持不懈、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相似文献   
2.
丛明 《时事报告》2005,(3):4-1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增长仍达9%或以上。经济发展呈现既快又好的特点。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就业再就业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谭吉权 《小康》2004,(1):9-9
近来粮食、食油、棉花等价格上涨,城里人又在惊呼“通货膨胀”了,而我却认为这是个好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粮价涨不到哪里去,连“恢复性上涨”都谈不上,离农民得到实惠还远着哩。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赫修贵 《奋斗》2013,(11):41-42
黑龙江省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创造出了粮食产量、商品量、增量、调出量、质量等中国粮食的五个第一。今后。把黑龙江省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高效、优质和高价,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一条绿色质量型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之路,把黑龙江省建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将是未来我省农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闫文义  王红蕾 《奋斗》2021,(1):35-3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优先支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所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工作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2020年粮食产量754.1亿公斤,实现"十七连丰",连续十年领跑全国。如何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地位,在种子和耕地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这既是黑龙江2021年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农业强省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4,(12):56-56
我从1989年起担任村支书至今已有25年。25年来,我带领群众度过贫困,越过温饱。如今,虽然我年逾70,但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干劲依然十足。我村共有6个自然寨,176户756人,人均耕地不到半亩。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村的粮食产量每亩不足500公斤,群众生活极为贫困。  相似文献   
8.
李国祥 《时事报告》2012,(12):54-55
农业部传来好消息:2012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获9.71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83%。这意味着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这不但可以抗击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暴涨对我国的冲击,而且将进一步改善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特别是今年美国遭遇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粮食大幅减产,我国粮食明显增产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22,(2):18-19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240亿斤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政策》2012,(8):93-94
"三农"发展步入新的黄金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无论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基础设施,还是农村社会事业等,都呈现难得的好形势。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是最有说服力的标志。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得益于党中央始终把握时代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