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88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447篇
综合类   4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ABSTRACT

Indonesian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Minister, Susi Pudjiastuti, has become a political superstar on the back of the media attention gained with her tough stance in fighting illegal fishing since 2014. But, beyond the headlines, little is known of the political struggles unleashed by her approach, on how her policies have affect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industry, and on whether her reforms are sustainable. Drawing on over 30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fills the gap. The picture that emerges is complex and fluid: the minister has made progress in limiting the reach of the foreign-led fisheries mafia, but achieved limited success in convincing Indonesians to invest in the industry or in building a constituency to support her drive.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fisheries, this article also offers a window into how politics is contested in increasingly ‘populist’ Indonesia.  相似文献   
2.
婚约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进光 《河北法学》2003,21(6):54-59
婚约是婚姻关系建立前的习惯性程序,经历了从罗马法、寺院法到近现代法的不同发展时期,产生的法律效力也各有不同。婚约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民事习惯,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婚约关系的调整。婚约的成立应以当事人自愿自行订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婚及无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为条件,依法成立的婚约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均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婚约存续期间双方互赠的财物,在婚约解除时应按不当得利予以返还。一方擅自解除婚约或因他方过错而解除婚约的,无过错方可请求损害赔偿。将婚约视为纯粹的道德问题,不仅人为地缩小了民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利于财产纠纷的解决,应通过民法典的制定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现代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公民文化以民主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基本理念,又包容了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对民主政治影响深刻.中国应培育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泰国军人干政看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危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昊  陈乔之 《东南亚研究》2007,(1):16-20,34
军事政变不仅是一种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政治行动.本文试图通过对泰国军事政变的分析,探讨在发展中国家军人干政的原理.本文认为,政变的发生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因素和政治制度因素,其中政治参与的无序化与领导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是引发军事政变的最重要原因.虽然军人干政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在现代社会,军人干政已经不适应甚至危害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应该从调整社会结构、扩大政治参与和提升政治制度化水平等三个方面持续地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资格权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民资格权利发展角度考察我国的社会转型有利于分析、解释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宏观发展轨迹。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利益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政府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取得了一定进展:与市场经济建设相关的公民权利内容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的实践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充实,社会权利的保护和发展尚处于探索当中。从宏观角度看,公民资格诸权利呈现出分化发展和相互推动的特点;国家主导制度构建与公民积极行使权利构成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双动力;户籍制度对权利的分等作用弱化,平等的公民资格权利的普遍化进程加速;程序性权利的设置与保障仍然不足,呈现出探索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模式,其历史渊源是欧洲传统文明。中国传统文明具有独特性,它采取的是政教合一的秩序实现模式,有自身的演进逻辑。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本是两个不相干的系统。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实质上是一场秩序模式革命,包括传统政治整合模式的解构和现代秩序模式的创建。与欧洲特别是英国“顺势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属于“逆势现代化”,其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主要在于,在现代化的启动初期,就必须在共同体的宏观层面展开对传统秩序模式的解构。  相似文献   
7.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鲍德里亚早期思想建构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分析消费社会的理论平台。鲍德里亚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同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区分具有理论的同质性,在消费社会中,能指与所指的区分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合法性的前提。这决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只有发展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揭示消费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思考中,鲍德里亚离开了马克思,经过《生产之镜》转向后马克思思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本文剖析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从首次集体学习到最近一次集体学习以来23次学习的主要内容,论述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特点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孝文 《外交评论》2004,3(4):67-71
大局意识是中国外交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的前提条件。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和在外交工作中,坚决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切实维护中国的政治稳定;努力发展与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的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稳定;妥善处理敏感涉外事件,避免引发国内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0.
Corporatism has been an influential doctrine in the Slovenian polity since its beginning. After the onset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its influence remains strong. Forms of corporatism are embodied in the National Council as the second chamber of parliament, in the chamber system, the system of social partnership and the RTVS (Public Television of Slovenia) Council. It is also present in certain socio-political priorities such as a higher value being placed on partnership over competition, on fairness over human rights, on community over individualism. Social pluralism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Slovenian public life. Political pluralism emerged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was never fully developed.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inclination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Slovenia to organize around interest groups and editorial boards of various publications, a tendency that reveals a plurality of voices but a general unwillingness to fight for political power. It could also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luralism in Slovenia relies heavily on corporatism because of the general lack of liberal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