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科斯事件后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新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油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主导部门之一。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俄在较长时期内还将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因此,必须对这个关系到经济发展前景的产业加强国家的掌控力度,通过对石油工业格局重新调整,加大国有股份的比重。目前,俄官方、媒体和专家达成的共识是,可能会存在四五家大型能源公司。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地区拥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对产地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李鸿章等人秉承“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的外交政策,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被俄所利用,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对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3.
高飞 《外交评论》2004,(4):51-57
当前,中俄两国关系存在新的情况,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如何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1989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表示,中苏两国应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重温小平同志当年的讲话,正确认识和解决今天中俄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分析中俄关系发展的现存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 ,国内外很多企业家赴俄开拓新市场。由于转轨中的俄罗斯政局动荡 ,经济滑坡、法规不健全等原因 ,企业经营风险很大 ,为此绝大多数企业难以为继并先后离俄回国。中国华富公司却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成为中国开拓俄罗斯建筑市场的一面旗帜。该公司成功的奥秘是根据俄国国情 ,审时度势 ,适时打好五张牌 :质量牌、信誉牌、经营牌、本土牌和远见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山东省烟台市建立的中俄科技合作园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两市科技园区存在的差距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俄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中俄《瑷珲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正式划归俄国后,为了在这一新占领地区站稳脚跟,俄国政府不但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中国人采取了宽容的策略,而且极力开展没有任何限制和监控的自由贸易。于是,中国人在当地的商业开始形成规模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农业从1991年底开始改革后、一直处于低谷中、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农业投入日益减少、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以及土地所有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等问题造成的。中俄农业合作目前仍以劳务合作为主。两国农业合作发展趋势是加强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方面的合作以及科技领域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17日,被称为"贷款换石油"的中俄大型输油项目终于敲定.这标志着两国间长达15年的石油博弈终于突破了重重困境,有了一个较为完满的结局.回首中俄两国15年间围绕远东石油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博弈,每一轮谈判都是一场事关国家利益的针锋相对,每一份协议的签订都体现了双方寻求双赢的妥协.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以俄远东输油项目为例,从输油管线之争及石油定价机制谈判等几个方面,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双方博弈策略的精髓,发掘竞争背后蕴藏的合作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今后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依旧是"博弈-困境-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佐领是由因为侵入中国领土而被清朝政府靖边时俘获的俄罗斯俘虏和投诚者组成的,大约有100人,1668年设置半个佐领,1685年设置整佐领。  相似文献   
10.
析中俄关系中的相互认知与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远来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进一步加强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问题。中俄两国高层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比较良好的友谊与互信,而在普通民众之间,现有社会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相互了解与理解不足、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因而也就缺乏相互欣赏与信任的问题。在这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上面,中俄双方的有关方面都还需要做出大量而艰辛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