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司马文 《检察风云》2013,(13):28-29
姓钱与金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人姓钱不爱钱,有人姓钱偏爱钱,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原副区长钱增宏就是个爱钱的主儿。他为官几十年,让人称道的政绩没有几件,可受贿捞钱的"成绩单"却是门门优秀。钱增宏捞钱只恨聚无多,捞出了名,人们便送给他一个个与钱有关的"雅"号,什么"钱扒子"、"钱篓子"、"钱串子"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
怀孕的女人     
庞平编绘 《工友》2012,(11):63-63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14,(2):27
现在我们的社区就像个大家庭,工作人员和我们关系都很好,办事很方便,他们还把办好的证件直接送上门,真是服务到家啊!孟连县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效果究竟怎样?群众的感受是最好的说明。我有了一个新家(讲述者:芒信镇拉嘎村灯根小组扎发)  相似文献   
4.
《时代主人》2012,(1):1
人大代表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形式。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代表提建议的积极性也日趋高涨,建议数量逐年上升,质量不断提高,涵盖内容日益广泛。毋庸置疑,代表建议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5.
左春和 《乡音》2014,(2):45-45,43
愿做拖泥带水的龟庄子在《秋水》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有一天,庄子在濮水之畔钓鱼,大概有凉风拂面,鸟语花香,正在山水间忘我。这时楚国的国君派来两位大使,请庄子去做他的宰相,可能楚王知道庄子的脾气,让二使很婉转地说:"愿以境内累矣。"楚国君并未明确地以高官引诱,而是说愿让你承担一个繁重的任务,这种说法起码能给孤傲的知识分子一个体面的台阶。对于送上门来的高官,庄子如何回答呢?庄子眼前是波光无尽的濮水,水中是游弋逍遥的鱼儿,他在此正处于无始无终、无君无臣的无我之境。而背后等待着选择的是荣华、富贵,威风和地位。楚王让二使也向庄子透露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黄胜林 《先锋队》2011,(20):49-50
领导干部走向歧途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他们当中,既有主动贪腐的,也有被"送上门"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是,以下十种人或物,无疑是贪官走向腐败的催化剂。一是工程。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交通领域投资巨大,"工程上马、厅长落马"的现象不断出现,全国共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名  相似文献   
7.
范富文 《先锋队》2012,(15):26-27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潜贪秀勤廉     
江苏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煞费苦心,既要收钱,又想获取好名声,于是把自己包装成清廉的为政者,还"创造"出受贿"三不"原则。可他忘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他想鱼和熊掌兼得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两规"审查时,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清官",在5年内13次上交所收现金。在他妻子眼里,他也是个"廉官",曾把胸脯拍得响亮,说保证不受贿,还当着妻子的面将送上门的"礼"退掉。  相似文献   
9.
信访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谁的?如果从理论和原则来回答,很多人都会说信访是让老百姓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但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认识模糊困惑、行动跑偏变味的地方。最为典型,也极为普遍的一种思路,就是以维护稳定为核心考量,对信访上访者或围追堵截、"严防死守",或  相似文献   
10.
报载,墨西哥中部一个小镇日前向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说"不",阻止其在小镇开采金矿和银矿,因为采矿会造成环境污染。中国有句俗话:见钱不抓,不是行家。在一般人的眼光中,墨西哥中部的这个小镇,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死脑筋,是死不开化的活古董!送上门的钱不赚,撞上脸的财富不要,天上掉下的馅饼不捡。开采金矿、发掘银矿,这是多少地方求之不得的好事呀。可以想见一下,如果这个好事落在我们任何小镇,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当地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