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世杰 《当代世界》2011,(11):50-52
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将举行,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虽然金融危机以来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放缓,民众不满情绪有所增加,但以普京为代表的俄执政当局,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基础,在民众中仍维持着较好声誉和较高支持率,牢牢掌控着政局,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1,(12):43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深层矛盾的一次搅动,它究竟会把美国社会搅乱到什么程度,很难预测。但由于美国经济能力与其选民期待之间的差距在拉大,美国社会不满情绪的堆积速度,很可能快于它们的化解速度。由于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做到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7,(3):46-46
刘孟飞撰文指出:“从严治党要注重维护党的形象,阴暗面揭露太多容易损害党的形象”——这是党内的一种颇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说法。在其影响下,对党内有些问题的揭示就顾虑重重、设限很多;对有的违法乱纪案件就不是严肃处理而是从宽发落;对有的党内同志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及不满情绪,就以“维护党的形象”为由而搪塞应付,甚至予以压制。实际上,从全局的意义看,这种说法和做法并不是在真正维护党的形象,恰恰相反,是有损于党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蒋星煜 《党政论坛》2010,(24):41-41
当一个人内心有不满情绪,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就是“踢猫效应”。  相似文献   
5.
牢骚是人们宣泄不满情绪的一种形式。导致牢骚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因为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协调过程中,个人利益不能得到理想的满足而产生;可能因为在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志关系,引起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也可能因为工作中出现失误,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思想上一时无法接受而产生;还可能因为对领导或同事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和工作中的失误,感到不满而产生。牢骚大多是发泄怨气、背后议论,  相似文献   
6.
读家     
《新民周刊》2012,(43):14-17
环球热点A英国撤拍圆明园文物11月2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发表声明称,为避免激化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持有者决定收回藏品,不参与拍卖。按计划,邦瀚斯拍卖行将于11月8日拍卖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这是2010年圆明园在罹劫150周年...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执政者有时会采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方式转移民众视线以应对合法性危机.但此方法会增加民众的民族主义诉求,当执政者可能无法满足相关诉求时,民众就会产生新的不满.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时,执政者必然要把握尺度,不断通过评估—调整的调控方式将民众不满情绪稳定于最低水平.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可以发现,此种调控方式有趋于失序、趋于均衡两种结果,函数弹性差值是调控成败的关键.函数弹性差值决定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社会祛魅程度和执政者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指发生激烈争斗的双方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却作为激烈争斗的内在持续动力而主导了整个激烈争斗的过程。近一时期发生的该类事件,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基础性原因、诱发性原因、激化性原因和政治危害、防治对策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1日,乌坎村村民薛锦波在看守所羁押期间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这本是一起意外事件,却被境外媒体以刑讯逼供为由掀起新一轮炒作。部分村民受到蛊惑,情绪激化,采取了强烈的对抗措施,处置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其实,关于薛锦波的死因,最有发言权的是法医。作为专业人员,法医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操守,足以向公众答疑解惑,澄清事实,平息不满情绪。但因平常我们就没有重视培养和尊重专业人士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法医没有直接面对公众的经验,公众也没有形成倾听专业人士权威意见的习惯,所以在关键时刻难以发挥法医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祝优优  陆蓓 《政府法制》2012,(28):34-35
近日,发生在浙江宁波慈溪的这一案件,再一次点燃公众对银行“离柜概不负责”霸王条款的不满情绪的导火索。有网友质疑,银行这一做法存在“宽己严人”的嫌疑:“银行的失误,该不该由客户承担?”“客户从银行多拿了钱,银行要追讨,反之,如果银行少给了钱,客户是否能要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