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纵览》2006,(4):56-56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一下子平添了包括进疆人民解放军以及由“三区”民族军和驻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部队近20万人,使得当地粮食等物资供应万分紧张。为此,10万多解放军官兵,自1950年起即奔赴天山南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种粮的同时,也开始了棉花生产。为了实现在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玛纳斯河流域垦区推广棉花种植,并在1953年达到单产200公斤的目标,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兼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代理政委和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政委的王震,特地聘请来华从事援建工作的苏联农业…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7,(11):I0006-I0006
近年来,宁夏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大力弘扬新时期供销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奋发精神和不断创新、永不言止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1,(14):32-32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2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题词     
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人民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中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同志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的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6.
胡义成撰文指出,任何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必须有一种特定的精神因素与之相呼应匹配,两者互相促成,互为目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中国西部21世纪的大发  相似文献   
7.
郭宁虎 《先锋队》2012,(16):12-14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出生的青年人,已经对曾经轰动整个中国的农业战线先进典型——大寨很陌生。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我们有必要对大寨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进行研究,继承它的光荣传统,使大寨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章本立 《春秋》2013,(5):9-11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2分28秒,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一团烈火和巨大的轰鸣声中徐徐离开发射台,向着预定的目标飞去。9时10分5秒,弹头精确命中目标,运载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它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08,(7):48-48
为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6月8日起施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六项原则: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是一部晾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饥餐沙砾饭,渴饮苦水浆”的艰苦条件下,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英雄气概,为我国国防事业铸起了钢铁核盾!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两弹”的研制中锤炼熔铸出伟大的“两弹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