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张宏武  梁转琴 《前沿》2012,(14):173-175
“民国四公子”是近百年来流传于坊间的一组豪门后裔,其说法在北洋军阀时期出现.“四公子”的产生是反对曹锟而结盟的果实.“四公子”指四名当时大名鼎鼎的政军显贵的后代:张学良、孙科、卢筱嘉、张孝若.“民国四公子”不含前清宗亲红豆馆主溥侗,“民国四公子”将袁寒云、张伯驹列入纯系民间误读.  相似文献   
2.
<正>私塾启蒙7岁那年,孙中山进入设在家乡翠亨村的冯氏宗祠私塾念书。在那里,他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学习写字,就是圆囵吞枣地背诵《三字经》、《千字文》这类古文书本。对这些课文,塾师不作任何讲解,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诵。对这种食而不化的传统教学方式,孙中山很不喜欢。唯一能使他开心的事,就只有听人讲洪秀全、杨秀清的故事,太平天  相似文献   
3.
张鑫 《侨园》2013,(9):67-67
<正>1923年的一天,孙中山命令胡汉民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出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款20万元,作为军饷发给滇、桂军,让他们出发攻取惠州的陈炯明。那天早晨,胡汉民让孙中山的侍卫副官张猛亲持手令到市政厅提款。张猛8时半赶到市政厅,一直等到11时整,才见市长孙科登楼入办公室。张猛赶快将提款手令面交孙科孙科接过手令看了一眼,非常生气:"我不会印银纸,哪有这么多钱?"说罢,随即将手令撕得粉碎,投进废纸篓,下楼坐汽车走了。  相似文献   
4.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3,(12):76-78
1929年,孙中山之子孙科在南京兴建私人公馆,该公馆落成后被称为"孙科楼"。"孙科楼"建造伊始,其地产曾遭遇纷争。且看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铁道部部长的孙科是如何解决这一纠纷的……  相似文献   
5.
李毅 《中国保安》2008,(4):70-72
孙科,男,1980年6月出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服役于北京卫戍区中央特警团,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1年参加押运工作并负责组建押运培训队,现任山东省济南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押运大队培训队队长。多次被济南市保安系统表彰为"优秀中队长"、"优秀员工"和"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山东省综治委和人事厅联合表彰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三等功,2007年被山东省总工会,省公安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和"山东省保安员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张涛 《北京观察》2013,(2):63-65
孙科佳是睿智的.他面对命运最初的不幸,却一直能抱定最为坚定和严肃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后期 ,大后方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运动中 ,作为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也积极参与其中 ,他不但与民主人士密切往来 ,而且言辞激烈地要求国民党开放民主。孙科的民主言论赢得了国内外民主人士的一片喝彩 ,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强烈不满。蒋介石在日记中就曾指斥孙科“诬蔑政府 ,与中共合作 ,以俄人为后盾 ,意图夺取国府主席”1。孙科为什么能在抗日战争后期表现出这种明显的民主倾向 ,如何评价孙科在这段时期的表现呢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的研究 ,以期公正地评价孙科在抗战后期争取民主的种种表现。一孙科是一个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被孙中山誉为"秦中杰士"的辛亥革命老人焦易堂,在上世纪30年代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期间,恰值中医存废大辩论,他力挺中医,并主张中西医结合,与主张废除中医的汪精卫反复较量。  相似文献   
9.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垂暮之年蛰居海外1949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返回香港后,意气消沉,认为“大局已无法挽回”。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飞往台北,没有通知孙科赴…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她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她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她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天津留有她光辉的足迹。1924年12月4日至3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天津张园居住27天。期间,宋庆龄日夜守侯着病中的孙中山,并陪同孙中山和代表孙中山访晤了黎元洪;她在张园给美国和日本的友人分别写信,告知他们在天津的情况: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时,宋庆龄又在天津有短暂的停留;新中国建立后,她非常关心天津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