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贺鉴 《党史博采》2005,(3):114-118
前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是第一位受到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的国家领导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国际干预的直接结果.纵观后冷战时代日渐增多的国际干预,它一方面作为维护国际共同利益的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它对传统国际法有关主权、引渡等问题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应当规范和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沉重而又巨大的“咣当”声中,狱警关上了贝尔格莱德中央监狱的大门。拖着沉重的步伐,米洛舍维奇缓步走入牢房,正式开始了他的铁窗生涯。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11日,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前南刑庭)的监狱中突然逝世,这位在巴尔干政坛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米洛舍维奇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着传奇色彩,就连他的去世也耐人寻味。个人简历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sevic),塞尔维亚族人。1941年8月20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南部波扎雷瓦茨的一个东正教家庭,排行第二,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小学教师。1959年1月,米洛舍维奇加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964年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长时间在经济部门工作。1978—…  相似文献   
4.
潘占林 《党史博览》2007,(10):30-34,39
灾难在黑夜中降临 1999年3月24日,北约开始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空中打击. 此前一天,23日夜晚,北约理事会举行紧急会议,听取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同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会谈结果.  相似文献   
5.
高放 《探索》2006,(6):57-64
在南斯拉夫联邦多民族、多宗教等等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米洛舍维奇当上党政领导后鼓吹并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致使南联邦分崩离析,爆发四场内战加上外战,战祸惨重。最终米氏落选总统,并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直至去世。从他一生的政治错误中可以得到的警示明训是:要正确对待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6.
环球资讯     
美国重申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3月6日,在美国国务院例行记者会上,有人问到美国对陈水扁3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采访时谈到“新宪”的看法,美国国务院代理发言人凯西说,美国认为,“台湾信守承诺是维持现状的关键。我们的坚定立场是,不应该单方面改变现状。”日本外相  相似文献   
7.
史彤彪 《政府法制》2012,(27):30-31
有个事儿,让我这个法律人心里憋屈好几年了,特想跟大家叨唠叨唠。先郑重声明,这里面都是真的,绝无戏说。在20世纪,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曾带着一帮铁杆手下,不听北约集团的摆布,得罪了以美闭为核心的西方大佬:耍横贯了的大佬们必须把这口气出了.经过一番鼓捣之后,米洛舍维奇及其同伙儿就上了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通缉的“战争嫌疑犯”名单。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议员团主席、政坛上的成功人士……”,这些称号已经在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员约万诺维奇的头顶罩上了层层光环.而最近,约万诺维奇在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被捕危机中的表现,更使他成为南斯拉夫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感兴趣的是,这个“毛头小子”是怎样成功劝说发誓“绝不会活着坐牢”的米洛舍维奇走进监狱的呢?  相似文献   
9.
李安:我是华人,不是美国人;辛迪·希恩,美国“反战母亲”再次被捕;宋秀岩:中国女省长将会越来越多;姚明,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夺冠;米洛舍维奇,强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储昭根 《南风窗》2007,(1):70-73
皮氏亲手毁坏了宪政与民主,最终却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宪政与民主,这也是皮氏的高明和睿智之处,从而让他避免了类似萨达姆、米洛舍维奇或齐奥塞斯库等独裁者的命运,同时也给现在或今后独裁者和平过渡到民主,避免新的流血,促进国家和解与进步提供了一笔真正的“皮氏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