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92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6篇
法律   331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378篇
政治理论   260篇
综合类   6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亚经济联盟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中的新成员,其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多重一体化的目标趋势与愿望在不同领域表现出功能性差异,即经济的先导性、政治的战略性、社会认同性、法律保障性、文化融通性等。在全球治理、互联互通和全球产业链正在生成的背景下,如何立足联盟多重发展目标,更好地发挥出欧亚经济联盟的应有作用,尚存诸多法治困境:从超国家制度与主权国家制度的衔接到成员国间的基础性不平衡对一致性规则形成的制约,再到联盟法律与成员国法律对接的阻却性因素的存在,以及联盟从初级一体化规则向高级一体化规则演进的迫切需求等。面向未来,欧亚经济联盟呈现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阶段过程性发展的趋势,基于历史文化的多重合法性根基将促动多重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决定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的交错并存中构建联盟法制机制,并促动规则治理的深化均是可期的。  相似文献   
2.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犯罪经济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四川省经济犯罪的案例和实际数据分析犯罪供需之间的关系。结论:经济犯罪的特征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消灭经济犯罪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等组成的"新柔廖增长三角",又被称为"东盟南增长三角";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北增长三角";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简称东盟东增长区)"等.这些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种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促进了东盟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带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本文选取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东盟东增长区,分析其带动资本流动的效果,探讨其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5.
尤科斯事件后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新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油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主导部门之一。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俄在较长时期内还将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因此,必须对这个关系到经济发展前景的产业加强国家的掌控力度,通过对石油工业格局重新调整,加大国有股份的比重。目前,俄官方、媒体和专家达成的共识是,可能会存在四五家大型能源公司。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地区拥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对产地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金海平 《河北法学》2007,25(9):99-103
由于制度的上优越性,合作社在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与公司、合伙等典型企业相区别的经济组织.但不同的是,合作社是具有社团性、非营利性、人合性和法人性的组织.一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合作社的性质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我国新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了合作社的性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理论上的混乱现象,该法并没有完全回答合作社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日本的近现代经济发展史 ,每一次经济发展与起飞都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近年来 ,日本经济的低迷与教育的发展出现错位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韩国首都圈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对京津合作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政府在首都圈发展过程采取了制定规划、建立协调机构和产业指导等多种措施,促进首都圈内分工与合作的良性局面。在控制首都圈的过程中,政策也出现过失误,致使首都圈过度集中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这些都对京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即树立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加强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对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立法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