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哺乳动物朊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外周血液的总DNA为模板,运用PCR方法克隆了汉族人、秦川黄牛和甘肃土种绵羊的Prnp基因,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获得的3种哺乳动物的Prnp基因均位于1个单一的外显子内,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达99.0%。牛与绵羊Prnp基因同源性为97.3%,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5%。人Prnp基因与黄牛和绵羊Prnp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86.7%和87.1%,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0.0%。3种Prnp基因均有富含G-C的重复区,编码的PrP蛋白均由氨基端的信号肽、中间的成熟蛋白和羧基端的GPⅠ锚结合位点组成。基因型分析表明,秦川黄牛和甘肃土种绵羊可能存在感染海绵状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牛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内生发育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对牛隐孢子虫3个有效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状况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河南和河北省的6个规模化肉牛场随机采肉牛血清89份,直肠粪拭子165份,分别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和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抗体和抗原。诊断结果:BVDMD中和抗体阳性率为46.2%~65.0%;BVDMD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5.1%~77.2%。从而证实我国中原地区肉牛群中存在有BVDMD。  相似文献   
4.
牛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从被刺激诱导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克隆了牛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全长基因,并将CXCR4基因和CXCR4基因N端1~126 bp(CXCR4~(42aa))片段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命名为pGEX-4T-1-CXCR4、pGEX-4T-1-CXCR4~(42aa).获得重组菌株后,采用不同的IPTG浓度、不同诱导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培养基等组合诱导表达这两种重组菌,其中pGEX-4T-1-CX-CR4~(42aa)重组菌获得了表达,并在37℃、IPTG浓度为0.8 mmol/L、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5%,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而pGEX-4T-1-CXCR4重组菌未表达出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黄牛对高原脑水肿的易感性,并为青藏高原养牛业提供参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成年黄牛大脑不同功能区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牛不同功能区脑组织中AQP4表达面积(S)和积分光密度(IOD)值的大小顺序为S扣带回>S中央前回>S丘脑>S尾状核,IOD扣带回>IOD中央前回>IOD丘脑>IOD尾状核,且扣带回和中央前回的S和IOD值均显著高于丘脑和尾状核(P<0.01)。结果证实,成年黄牛脑不同功能区、同功能区不同层及同功能区同层不同类型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及代谢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对脑水肿的易感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广西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9个奶牛场和4个奶牛个体养殖户的1 612头份粪样进行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并以基于18SrRNA基因的PCR-RFLP技术对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7个奶牛场发现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隐孢子虫阳性粪样为189头份,总感染率为11.72%(189/1 612)。在感染的年龄段上,1~6月龄犊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1.3%,显著高于7~12月龄的青年牛(9.6%)和大于1岁龄的成年牛(3.8%)(P<0.01)。感染季节以冬季感染较高,但与夏季感染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PCR-RFLP分析显示,分离的7个隐孢子虫株均为安氏隐孢子虫。调查表明,广西奶牛隐孢子虫虫株以安氏隐孢子虫为主,感染率与河南、江苏、安徽、吉林等省份相似。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8株Ⅰa型和10株Ⅱ型牛源无乳链球菌的sip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构建了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18株菌株的sip基因全长均为1 305bp,无基因缺失。8株Ⅰa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8%~100%和99.5%~100%;而10株Ⅱ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18株菌株与其他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100%和96.8%~99.8%。sip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18株菌株处于2个不同的大分支上,其中Ⅱ型菌株处于同一分支上,与中国菌株Mf32和美国菌株GB01068、GB01089的亲缘关系最近,而Ⅰa型菌株处于另一个分支上,与中国菌株Ly2和美国菌株GB00549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8株Ⅰa型菌株和10株Ⅱ型菌株分别来源于不同的菌株,但它们的sip基因同源性很高,而且与参考菌株的sip基因相比,目前仍属于保守基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亲吻素在黄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并为家畜生殖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并采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对成年黄牛睾丸中KiSS-1的表达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成年黄牛睾丸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精子细胞及间质细胞中均发现KiSS-1阳性反应产物,其各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IOD)值的大小顺序为IOD初级精母细胞>IOD间质细胞>IOD次级精母细胞>IOD精原细胞>IOD早期精子细胞,而阳性产物在晚期精子细胞、精子和支持细胞及睾丸间质血管上未被发现;在部分间质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的KiSS-1免疫阳性反应产物,而在其他阳性细胞周围未见此现象。结果证实,KiSS-1基因在黄牛精子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可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间质细胞具有向睾丸微环境中分泌KiSS-1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黄牛366头,水牛755头)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另剖检768只山羊和91只绵羊,均未发现该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国内制备的全套试剂建立的团集凝集试验(CAT)检测3份边缘无浆体人工感染牛血清,阳性率为100%;98份流行区牛血清,阳性率为16%;267份非疫区牛血清,全部为阴性。与多种病毒、细菌病及包括血液原虫病在内的一些寄生虫病无交叉反应。一次感染边缘无浆体的牛,用此法检测,其抗体可持续8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