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重庆工运》2006,(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刚刚闭幕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提出要着力解决构建和谐重庆的十个重大问题。工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努力提高认识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主动性和实践上的创造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联组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工会组织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完全可以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07,(6):F0003-F0003
昆明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树立大农业观念,不断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种植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建设,促进了昆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会博览》2006,(11):32-32
本刊讯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相继召开“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动员大会,分别表彰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奖状以及首都劳动奖章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北京铁路局北京电务段科技室主任许铁成和通州车务段值班员周艳军荣获全国五—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5.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6.
"命案侦破整体作战法"在我省公安工作的实践中有着许多成功的案例。这种作战法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都对公安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本刊将陆续组织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能够在公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期发表的笔谈,得到了信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真诚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党校是党培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在实现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在不断推进主体班规范化教学进程中实现各类干部培训的新拓展。根据中央(2000)10号文件规定:“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与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在对党政干部培训轮训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宽培训途径。目前已形成了主体班次教…  相似文献   
8.
治安联防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治本之策。本文以怀化南站派出所为例,对其如何发挥在站区治安联防工作中主力军作用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是新时代的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特殊教育的接班人,是特殊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结合我们的实践和经验,我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只注重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始终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