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潮乞丐     
《法律与生活》2012,(6):15-15
穿西装、打领带,前卫的莫西干发型染成鲜艳的红色,脚边立着一只贴满航空公司托运标签的行李箱,身旁的牌子上写着“拍照1元、合影100元”……很难想象,这位型男是一位街头行乞的乞丐。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大街上,人们常常能看见一位衣衫褴楼的老乞丐在乞讨。他推着助步车,向行人和司机乞讨零钱,并给他们回赠免费报纸。但是没人能想到。这位乞丐竟身价百万,住在价值350万美元的豪宅中,并且已有97岁的高龄。他名叫欧文·克里,是一位喜剧演员和左翼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3.
刘继兴 《各界》2011,(2):46-49
青史之上,无奇不有。 晚清光绪年间的一天,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在山东堂邑县沿街乞讨。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连说带唱,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其惟妙惟肖的表演与好玩的唱段,引得围观者一阵阵哄笑。他的唱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围观者中有不少人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相似文献   
4.
谢璐 《江淮法治》2012,(14):27-27
在对待城市乞丐或者流浪人员的问题上,不止深圳,任何一个城市管理当局都可以说是豆腐掉进灰缸里——吹也不是,拍也不是。  相似文献   
5.
白手起家,不到几年工夫,他就成为崇阳首富.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血气方刚的他低价处理了自己的全部店铺,毅然决定自己出钱给家乡的穷困山村修路.于是,一场愚公移山式的修路工程在他的主持下开工.耗时10年,公路终于大功告成.因为自酬资金无偿为家乡人修路,他很快当选为人大代表、村干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数十家媒体竞相报道,被誉为"公益修路第一人"!成为闻名全国的修路明星!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1,(2):54-54
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杭州市图书馆馆长在微博上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微博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到1200多条。  相似文献   
7.
古时过年的规矩和活动很多,在除夕之夜就有一种独特的“封”俗。 除夕之夜,清末民初有文官封印、武官封操、百业封门、戏班封箱、裁缝封剪、厨子封刀、说书的封板、要饭的封棍等名目,且有各种不同“封”的仪式。 文官封印 各级官员均于除夕之夜将官印放入印囊(木制小型印箱)之中,用两条朱红纸交叉贴于箱口处,纸上写有“封印大吉”等字样。由主官行香礼拜后,双手捧入内宅,交于夫人锁入密室保管,至正月初九日开印。开印之时,要先在箱子下部贴上写有“开印大吉”的朱红纸条,才能开箱取印。在封印之前,要预先留有盖有官印的空白公…  相似文献   
8.
乞丐嬉赌?     
据说重庆某区一乞丐上午在街头乞讨,下午就去玩牌赌博,且每天都要输掉30元至40元钱才肯息手。当地有人用手机将这乞丐的行踪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不少人说以后再也不会同情乞丐了;但也有人说乞丐也有娱乐的权利。把赌博和正当的娱乐混为一谈,有些人的脑子也真是太糊涂了。  相似文献   
9.
楚淮君 《政府法制》2010,(10):52-53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一个“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裹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7,(10):80-80,F0003
“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前不久,北京市海淀救助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发放《致全体市民公开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