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业禁止协议的准据法确定问题,直接决定着涉外民商事关系主体应承担的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由于此类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雇员的择业自由,适用不当极有可能演变为雇主不正当竞争的工具,故此各国立法对其的有效性均采取审慎态度,并按照所奉行的公共政策对其进行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2.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霖华 《河北法学》2002,20(2):45-49
“默示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效力特征等与协议管辖均有实质性不同 ,故所谓的“默示协议管辖”并不属于协议管辖 ;同时 ,分析了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的准据法的两个基本特点 ,认为该准据法并不当然地就是法院地法 ,而且必要时应当对其予以分割。  相似文献   
3.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法定之债的一种,在各国民法上占有重要一席.但由于受道德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两大法系历史传统的差异,各国不当得利制度在具体内容上的区别相当大.因此,冲突规范在解决涉外不当得利纠纷中就凸现其重要性.本文首先回顾了不当得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不当得利的各条冲突规则,并在研究英关立法模式对我国参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涉外合同关系中,如果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的某一国家的实体法发生了变更,此时是适用新法还是适用旧法作为准据法,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以新法为准据法可以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国际代理法律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代理的法律适用方面 ,国际上的做法主要有 :代理权方面 :内部关系准据法说 ;本人营业地或住所地法说 ;行为地法说和代理人营业地或住所地法说。至于国际代理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各国大都将之纳入一般合同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7.
完善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国内立法的现状和证券公司开展网上证券交易的实践,对网上证券交易立法的完善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尽快健全网上证券交易的立法体系,注重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在具体的立法内容上,应注意对市场准入、电子签名及其认证、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承担、跨国交易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等问题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国际合同的当事人有权合意选择合同的准据法。该原则经法国学者首先提出以后,即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确定国际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人格权侵权准据法的确定问题上,理论界仍存在诸多分歧。在人格权存在的准据法与人格权侵权的准据法之关系问题上,应采取同一式的做法。在人格权侵权准据法的确定方法问题上,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接受的方法。在人格权侵权特殊救济措施的准据法问题上,应将之独立于人格权侵权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统一实体国际条约可以成为涉外民事关系准据法的观点在国际私法学界盛行,但统一实体国际条约并不满足准据法的两大构成要件,它的适用既无须冲突规范的指引,也不能无须缔约国的转化或纳入行为而直接赋予涉外民事主体以权利和义务。统一实体国际条约在仲裁实践中的适用只是作为裁决所需的实体规则,不能作为构成准据法的证据。诸如《销售合同公约》之类的统一实体国际条约的适用具有自身的条件和步骤,不宜作为准据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