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1篇
法律   443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旭丹  赵伟 《人民司法》2021,(8):102-107
【裁判要旨】民商事审判中对股东相应行为是否属于抽逃出资需以侵权行为四要件为框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相关规定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第12条有关抽逃出资的典型列举+兜底规定,采取与认定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相同的举证责任分配路径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列举了五种出资方式,但对除此之外的其他财产和权利是否可以用作出资则不明确。现实中超出此范围的出资比比皆是,参考主要国家立法和国外学术界对出资标的适格性评判标准后,结合我国国情,认为应适当扩大出资范围,以加速公司化改造进程,促进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3.
《求贤》2006,(10):F0002-F0002
天津泰华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天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4.
所谓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补充养老保障的制度.年金可由企业出资,也可以企业和职工按比例共同出资。费用可按月归集,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司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守晔 《现代法学》2005,27(1):64-68
在公司法实施中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发起人虚假出资、控制股东行为不规范、公司人格混同及被滥用现象突出。完善公司立法应立足中国国情,统一公司与企业法,重构公司资本制度,降低公司设立门槛,完善公司治理,细化债权人保护规则以增强法的可诉性;在公司司法方面,宜完善司法解释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公司案例,发挥其引导作用;在揭开公司面纱方面尤其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司法实践,而不宜机械地照般国外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由福建省政协原主席、省老促会原会长、老红军伍洪祥生前题写书名的画册《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已于近期出版。该  相似文献   
7.
江承藩 《黄埔》2007,(6):35-36
1937年,我刚18岁,正就读于武汉私立外国语学校。当时,日本侵略者制造“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到之处,无不实施野蛮的烧杀奸掳,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暴行。  相似文献   
8.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表现形态及民事责任,是公司法领域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公司法》 对此规定过于简略,存在诸多立法缺陷.因此,有必要从实用主义视角出发,将民法解释学的方法引入公司法领域,解决有关股东出资的司法实务问题,进而在立法和制度层面完善公司法对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责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内由于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而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普遍,注册会计师大多涉案其中而遭受了各方面的猛烈抨击。为了合理应对法律诉讼,提高审计风险意识,必须充分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在最高法《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责任展开论述,以期有益于对其规范化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在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资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公司的出资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在此过程中,公司的信用基础也在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进行着转变。相较于其他的出资方式,债权出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全面详尽的分析债权出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后可知,债权出资这种出资方式不仅有其深厚的理论支撑,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也普遍存在。要降低对第三人的债权出资的风险,须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并完善出资程序,构建完整的表决、评估、验资、担保及公示制度,降低出资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并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