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一起长达7个多月的医疗事故纠纷,终于得以圆满化解。由在剖腹产时将手术钳遗留在滕州市洪绪镇产妇肖某腹中,给其造成严重伤害的微山县辖区某医院赔偿受害者医疗费等共计20万元。2005年12月19日,将要分娩的肖某怀着就要做母亲的喜悦心情,被丈夫吕某送到微山县某医院待产。然而,让她及其全家意想不到的是,一场  相似文献   
2.
唐超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3):116-128
英国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法院授权的剖腹产案件表显出了妇产领域根深蒂固的医学与司法上的家父主义倾向——对产妇欠缺意识能力的一般推定,对产妇非理性决定的蔑视以及对产妇及/或胎儿生命利益无以复加的推重——从而与患者自主权原则发生冲突。英国法院通过对意识能力概念过于严格的解释,来绕过胎儿非为法律上之人的法律壁垒,甚至公然对实证法的立场发起挑战。上诉法院虽然在两项判决中扼制住了这一情绪化的异动,它的意识能力理论却仍然为家父主义的回潮埋下了伏笔。故而,单有法律原则,还不足以为产妇自主权提供充分保护。只要诸如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让产妇娩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分娩中的产妇欠缺作出有效决定的意识能力这样一些流布甚广的观念不得澄清,产妇导向的法律政策与婴儿导向的产科训练之间的冲突不得协调,强化了产科医生话语权的医疗资源匮乏状态不得根本缓解,那么,曲解、回避法律原则强行手术的作法就断不会少。  相似文献   
3.
金凤 《农村青年》2011,(4):18-20
2010年10月20日,临盆产妇谢尧环住进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生产时,由于胎儿被卡在骨盆中间,谢尧环几次疼晕过去。其夫欧海波三次哀求医生对妻子施行剖腹产手术,医院不但不同意,反而强迫欧海波签写“同意顺产”协议,最终孩子死亡。湖南湘雅医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后认为,孩子死因符合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特点。记者经调查得知,  相似文献   
4.
从女儿发病“脑瘫”,到自己身患糖尿病,再到丈夫猝然离世,一连串的变故和打击,让租居在端州区黄岗街道沙湖村34岁的外来工梁树有心力交瘁,难以支撑,特别是当她的遗腹子剖腹产出世后,身体多项机能受损,一家再度陷入困境时,经当地的媒体报道,一时间,善良人们的关爱开始向她涌来,浓浓的爱心让这位苦痛的农妇感受到了来自人间的真情和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巴根草 《廉政瞭望》2010,(23):56-57
农民工唐泽志的妻子裴传琴在剖腹产手术中,因子宫大出血生命告急,被宣布死亡。然而,1个小时后,裴传琴却突然发出了“快救救我,我疼”的呼救声,可所有医生都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6.
表中有话     
邓富群 《南风窗》2010,(12):14-14
<正>~~  相似文献   
7.
张颖 《农村青年》2010,(11):16-18
因误信电视广告宣传,临盆产妇裴传琴住进安徽省含山县某医院。 在剖腹产手术中,裴传琴子宫大出血,生命告急。由于医院没有备足血浆。家属要求转院抢救,但被院方拒绝。  相似文献   
8.
1病历资料产妇,24岁,因停经40周、下腹阵痛半小时于12月19日16:55入当地卫生院待产,经试产,产程无进展,考虑潜伏期延长,于12月20日9:40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取胎术,手术顺利,娩出一男婴,阿氏评分10分,术中出血约400ml。11:30术毕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术后予以缩宫素促宫缩、预防感染及补液等支持治疗。术后第1天(12月21日):8:30患者诉切口疼痛、恶露少、饥饿、已排便,体检:心肺可,T36.8℃,P75次·min-1,R20次·min-1,BP90/60mmHg(12.0/8.00kPa),宫高平脐,切口敷料少许血性渗湿。11:30感头晕、胸闷,BP60/40mmHg(8.00/5…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21日,进城打工的肖志军带着怀孕的囊子李丽云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医院“治感冒”,医生认为必须立即做剖腹产手术。因肖志军一再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李丽云三小时后不治身亡。事件发生后。有人指责肖志军愚昧偏执。也有人谴责医院方面见死不救。那么,究竟谁应该对这场悲剧负责?这场悲剧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青年学者许志永博士的观点。也许有助于人们从另类角度反思这场悲剧的实质,并从中获得深刻的警示。  相似文献   
10.
1996年4月13日,农九师一六二团园艺站职工闫春梅在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剖腹产下了女儿李妍.但是李妍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由于在胎内缺氧,李妍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抽搐,虽经医生全力抢救脱离危险,但一个无情的现实却摆在了闫春梅、李军夫妇面前,闫春梅说:"当时医生就征求我们俩的意见,说这个孩子不健康,劝我们放弃,但我怎么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