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闲话读书     
来新夏 《民主》2009,(4):36-39
如果从识字始,便算读书,那我至今已经读了80年书了。在书海中翻腾这么长时间,说没有可说的经验或窍门,容易被人怀疑为不说实话,欺瞒后学,甚至是学问上的吝啬鬼,但我确实说不出什么成本大套的读书法.也不会开连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目,更不愿故作高深,侈谈经验,把后学说得云山雾罩.反而让人望书却步。因此,每当有学生或晚辈问起我如何读书时,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8,(4):19-19
打开Google Earth,转到南美洲,对准亚马逊河中游俯冲下去,马瑙斯的街区很快清晰起来。 关于马瑙斯,有一个段子:有一富翁,身家千万,却节衣缩食,惜钱如命。其妻甚怨。妻子从朋友处得知,不管什么样的吝啬鬼,只要到了马瑙斯,腰包就会如洪水决堤。妻子窃喜,决定带富翁去马瑙斯“受受教育”。一个月后,只有富翁一人从马瑙斯回来。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从小饱经苦难。1921年,他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他却淡泊名利,保持当年穷学生的简朴生活方式,全然不顾别人说他是吝啬鬼。爱因斯坦曾应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  相似文献   
4.
孙道荣 《工友》2014,(4):58-58
正一直以为,时间是个老人。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时间有多老。时间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个人更老,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个神仙更老,也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件事物更老。人们于是相信,时间是个老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宁愿相信时间是个老人。因为,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就会步履蹒跚,我们的脚步就可以追赶上它;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就会慈悲为怀,慷慨地给予我们更多一点时间;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的手就会绵软无  相似文献   
5.
要命的钱袋     
传说很久以前,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一张床都没有,只好躺在一条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突然,在穷人的旁边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好吧,我让你发财。我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相似文献   
6.
邵逸夫生于1907年10月4日,邵逸夫66岁时,他的好友李迪告诉他:“做事业的人,争强好胜没什么不妥。商场如战场,同对手讲不得仁慈,可你在别的地方可以大讲仁慈。你一定清楚老上海的犹太人哈同吧,石头缝里能榨出油来的吝啬鬼,可他做慈善尤其是资助落难的犹太人,在西人圈子里头颇有好名声。”李迪这番话令邵逸夫幡然醒悟,从此,邵逸夫加入了慈善捐赠的行列。在最近的赈灾捐赠中,他一下就捐出了1亿港元。  相似文献   
7.
居家过日子,会抠是一门艺术。当然了,我们所说的“抠”并不是号召男人们去做吝啬鬼,而是转变观念,学会精打细算,做一个时尚的抠门男人。 现代的都市生活里,男人学会抠门、精打细算是一种生活态度。既能让生活过得舒适体面。又不伤元气。还生活朴素、纯真的面孔,是都市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说白了,所谓的抠门,就是学会节约,保持一种不牺牲和放弃舒适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尚志发 《奋斗》2006,(7):57-57
歌王夏里亚宾在哈尔滨真的有麻烦了。 “全俄法西斯党”手段凌厉,立即利用他们的报纸和杂志大肆讨伐夏里亚宾。《我们的道路》、《民族》、《为了祖国》、《亚洲之光》、《根源地》、《前卫》,还有日本人的《哈尔滨时报》都一齐指向了歌王。罗扎耶夫斯基化名法西洛夫披挂上阵。说“夏里亚宾从来都是个只爱金钱。不爱祖国的吝啬鬼!”“夏里亚宾已经完全失去了俄罗斯人的特征”,甚至还翻出了歌王的陈年老账:“为了金钱.夏里亚宾曾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下跪。”说他“当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与著名作家结交是为了贬抑与他齐名的索宾诺夫,为了混个有思想的人的名分。”  相似文献   
9.
阮直 《当代广西》2013,(14):9-9
<正>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误读多年,以为那是吝啬鬼美化自己的油彩,一度不愿意别人千里之外送来鹅毛,愿意他把千里之行的路费给我,人就别来了,你不旅途劳顿,我也得个实惠。那时我想得简单,不知道人情不光是用情来维系,还有"债"在其中。人情就在于往来,这"往来"说白了就是"投桃报李",不能烧火棍子一头热,得两头加温,人情关系才能"水深火热"。一头热,就欠下了人情债,久而不还,情就淡了,"债"却在。国人的人情味浓烈,千百年来温馨暖人,那是因为大家送鹅毛的时候多。小时候家住四合院,生活简单,邻里之间有人情没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