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友军  蔡芸 《理论月刊》2003,(12):167-169
本文分析了中日家族观念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指出我国当前的民营家族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的小家族观念,借鉴日本的经验,把企业作为一个大家庭来经营。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也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抗战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唯有统一,中国人民唯有团结,才能带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相反,“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是出卖国家民族,是典型的数典忘祖,难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深信,只要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台独”分裂图谋决不会得逞陈水扁自2000年5月上台以来,步李登辉后尘,坚持“台独”分裂路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的措施,致使两岸关系日益严峻,甚至陷入僵…  相似文献   
3.
今年,在南岸区黄桷桠镇政府庆“七一”演出现场,发生了一件趣事:乐曲声中,真武山社区几位胖妈妈,踩着云步登场了,6位演员往舞台中央一站,舞台显得很拥挤了,但一位大妈还在喊:“莫忙,后面还有10个人。”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34-35
在辽宁省营口市。每当提起公交车上的“爱心坐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在未成年人心里,更是情有独钟。自从2002年末。市文明办与红旗小学共同开展的“童心爱心互动。共建亲情公交”活动以来,全市有2万多名未成年人参与了这项活动.使未成年人在这五年的系列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从而思想道德意识得到加强,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文明习惯得以养成。  相似文献   
5.
谢密蜂 《理论导报》2012,(12):22-22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的必然结果。宜丰县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留守儿童基本形成了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管、思想有人教、心理有人疏导的格局,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机制。4700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3.18万学生总数的15%左右)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刘朝辉 《学习导报》2013,(15):47-48
恒达社区,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一个不起眼的社区。0.23平方公里的范围,在许多行政区划地图上,你甚至都难以找到。但对于我,却是心中的天和地,是我和社区6120名“社员”共同生活的“家”。  相似文献   
7.
表姐     
梁苹 《时代风采》2013,(4):46-47
表姐是个普通人,也是我见过的人中最忙碌的人。在一大群表哥表姐中,我和这位表姐算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尽管如此,在我离家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后的20年间,我和表姐见面的次数也不会超过5次。表姐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得常常被人忽视。在大家庭热闹的聚会中,我从不记得有表姐在场。  相似文献   
8.
杜海罗 《新湘评论》2013,(18):30-30
《新湘评论》今年第15期“群众”栏目里两篇关注基层、关注小人物的文章《社区是个大家庭》《小区小总理》,我近乎一口气读完,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9.
人生十年最难忘, 十年人生政协情。 十年前, 我带着一份崇高的使命, 走进政协这个大家庭。  相似文献   
10.
贾关青  张冲 《党史博览》2020,(1):51-52,64
焦裕禄十分重视家风建设。焦家是一个大家庭,焦裕禄不仅有六个孩子需要抚养,还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和普通家庭一样,也要面对吃、穿、住、行和上学、就业等问题。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在成为领导干部以后,这是焦裕禄时时刻刻都要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