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裕洁 《人大研究》2005,(12):13-13
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贺裕洁撰文说,作为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一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人大工作的法律性很强,要“言必讲法,行必依法”,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二是遵守工作纪律。要严格执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三是遵守组织纪律。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四是遵守廉政纪律,树立良好的人大工作者的形象。人大工作者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已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从“条例”上升为“法”,印证了我国法制工作向前迈进的步伐。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处罚法》在规范调整的基础上,增大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使得一些原来无法可处、无法可罚的不规范行为纳入其中。这对于进一步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约束个人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认真学习,疏于了解新法的变化,仍用老眼光看问题,就难免会使人在不自觉中犯法。  相似文献   
3.
反思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既为一个个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堕落而痛惜,又为他们大肆受贿敛财的违纪违法事实而震惊。他们为何栽倒在金钱面前?留给我们一些什么深刻的警示和教训呢?我们如何把握自己,避免重蹈覆辙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有”、“一不能有”。  相似文献   
4.
醉驾入刑已逾十年,但相关案件的数量却不降反升。这既反映出不少驾驶人仍是侥幸心理有余而守法意识不足,同时也表明依靠“心理强制式”的刑罚来控制醉驾的治理方式效果欠佳。在新时代,刑事司法机关宜以“经验主义应得刑罚”为分配原则,通过与民众的沟通、协商,对醉驾人处以不偏离正义的“应得刑罚”,才能满足公众对醉驾案件的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意愿,从而使裁判结论获得正当性。长此以往,人们将不断增加对司法机关的信赖,司法机关也可籍此激活规范的行为引导功能,促使人们将规范内化,唤醒人们形成规范守法动机,进而使个体的守法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最终实现“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洁 《法制与社会》2012,(28):41-42
主体的守法意识、守法的实际水平是制约法律实效的先决因素.执法检查在"了解真实情况,提出可行建议"方面作用的发挥,就主要受制于这一因素.下面,分别就执法检查制度涉及的三方面法律关系主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劳动守法的道德品德是劳动法主体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自我修养而将伦理规范内化成守法主体自身的道德品性或道德素质。道德品德是劳动法主体自觉守法的基础,能使劳动法主体由守法的道德他律迈向守法的道德自律,这就能使劳动法得到劳动法主体的普遍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3,(22):46-46
法冶首先是政府守法。政府拥有最大的强制权力.对于人民的生活、行为选择有着最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就必须确实地执行事先规定规范好的律则,少一点不行,多一点也不行。  相似文献   
8.
公民遵守法律规范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法治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了公民的守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重理论思辨轻实证研究、经验性研究路径单一、国际视野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我国守法研究的经验积累和发展。描述性守法行为分析路径整合了现有三种研究路径即内源性路径、外源性路径、过程性路径的研究优势,克服了这三种研究路径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可以满足我国对守法研究的两点需要。该路径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把守法概念操作化为守法行为、过程性视角以及行为主体的视角。该路径是一个既站在国际守法研究前沿,有利于与国际守法研究对话,又适用于中国现实情况的守法新研究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守法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很早便推行社会性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自先秦至明清,法律宣传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代有特色,体现了古圣先贤以法治世、以法育民的智慧。有些经验对于当前的普法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如立法贵在简明,便于官吏习法执法、百姓知法守法;首重官吏,次及百姓;法律宣传逐渐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对人类智力成果进行产权界定并使其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学科。知识产权文化对于激励创新,促进繁荣,推动现代科学、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文化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知识产权教育和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文章从构建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普及教育和科技教育新体系;构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新体系;构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与校园文化及学风教风新体系;构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规章与制度新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