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朝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编了一本叫《字贯》的字典,被举报,遭斩首,连带浙江巡抚、两江总督都被降级使用,按察使革职治罪,因为这些官员也负有没及时发现的责任。乾隆皇帝为此发出的上谕说,《字贯》竟“将圣祖、世租庙讳及朕御名字样开列,深堪发指。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以申困法而快人心”。  相似文献   
2.
吴钩 《政府法制》2010,(13):40-41
在清代,监狱里的“非正常”死亡是非常严重的,当时这叫做“庾毙”,即在监狱里病死了。曾经当过四川按察使(主管政法的副省长)的清人张集馨在其自撰年谱上说:“前此通省庾毙者,每年不下一两千人。”一个省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在押人员,竟然高达一两千人!  相似文献   
3.
宋朝的“庆历新政”是从改革人事制度开始的,而断送这一改革进程的罪魁祸首,也恰是一起恼人的人事纠纷。尽管改革派官员用心照顾了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但由于新政开始后朝廷派出的按察使巡视各地弹劾了许多无能、老弱、贪污的官员,且“恩荫”制度的改革,又使不少心怀侥幸的人失去了当官的希望,于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对新政进行诽谤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多,守旧势力和权贵们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  相似文献   
4.
于成龙,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人,少有大志,自幼耕读,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每到一处,都留下了清廉的美名。康熙皇帝称赞他说:“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  相似文献   
5.
明朝苏浚曾官拜南京刑部主事、陕西参议、广西按察使、广西参政等职,他为官公正廉洁,又“政尚简易,兴文化俗”,著有《鸡呜偶记》、《易经儿说》、《四书儿说》、《韦编微言》等,成为明代后期著名的理学家。他在《鸡呜偶记》中把朋友分为四类,日:“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苏浚认为,要多结交直言相谏的畏友和患难与共的密友,少结交互相吹捧的昵友和人心两面的贼友。时至今日,苏浚的告诫,仍然是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